在學生中很難見到真情實感的作文了。今天發現的這篇作文不僅感人而且寫法高明,值得借鑒。
要求圍繞“多餘”寫一篇作文。
毛衣
奶奶是鄉裡織毛衣的能手。每年冬天,奶奶家總有一大幫人圍坐在她周圍,個個神情專注,手中拿着的兩根長針穿梭在花花綠綠的毛線間。
天氣轉涼,要穿毛衣喽!媽媽翻箱倒櫃,将毛衣悉數整理出來,挂在衣櫃靠外的地方。我上前去幫忙,将平日裡常穿的毛衣疊在一起。他們款式新穎,顔色搭配的很和諧。而在衣櫃的角落,也有一摞毛衣,與那些在商場裡買的毛衣相比,這些毛衣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在衣櫃裡仿佛是多餘的存在。
我總覺得他們款式老氣,上面的花紋更是透着上個世紀的味道。而這些頗為“複古”的毛衣皆出自奶奶之手。“今年别讓奶奶再給我織毛衣了,放在衣櫃裡也是多餘。”我整理着這些“複古”毛衣,嘴裡嘀咕着。
周末,我們回鄉下爺爺奶奶家,村子裡一溜低矮的平房,寒風無遮攔,肆無忌憚地鑽進衣領,讓人凍得直打哆嗦。剛走進家門,奶奶就将手裡的活兒放在一邊,急忙走到房裡,嘴上說着:“這麼早就回來了,奶奶給你新織了件毛衣,看看喜不喜歡。”奶奶剛織了個衣領,又是紅色。我望着奶奶期待的目光,拼命地點了點頭。雖然隻有衣領,可我已經想象到成品的樣子—暗紅色的毛衣勾勒着複古花紋,或許還會有其他顔色與之相襯……他又要成為衣櫃裡多餘的一件了。
晚飯後,我捧起一本書,翻頁時我不經意地一瞥,隻見奶奶靠在藤椅裡,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鏡。奶奶的眼睛眯的很小,頭和背緊緊的貼在椅背上。兩根木質的毛衣針在奶奶的手裡像魔棒一般變幻着方向,帶動毛線互相穿插。看奶奶的動作,猶如一位巾帼英雄指揮着千軍萬馬去攻克堡壘。我被奶奶的動作深深吸引了,竟忘了自己接下來要幹什麼。
好像是要織花紋啦。奶奶的右手一鈎一挑,左手帶着一根毛線壓過去,兩次三番下來,隐約可以看到一點點凹凸不平、錯落有緻的花紋。突然,奶奶好像織錯了一個針腳,他把毛衣移到眼前,雙眼眯得更用力了,眼角的皺紋聚在一起,延伸到了太陽穴。奶奶小心地拆開錯誤的線團,又重新織起花紋。
我看着奶奶投入的樣子,不禁想起家中衣櫃裡的那一摞“多餘”的毛衣。他們都是奶奶一針一線仔仔細細織出來的,每件都傾注着奶奶多少個日日夜夜呀。與生産線上的冰冷的毛衣相比,他們的每個針腳裡都蘊藏着奶奶無窮無盡的愛,尚存着奶奶手裡的餘溫。而我又怎能說它們是多餘的呢?
我回到家,從衣櫃裡翻出毛衣穿在身上,不松不緊,像一層屏障将我與寒冷的冬夜隔開,心裡像是燃起一堆柴火,暖暖的。我再也沒有将他們視為多餘。我把它們挂在靠近櫃門的位置,一件件看似複古卻藏匿着濃濃愛意的毛衣,必将溫暖我的一個又一個冬天。
這篇作文有兩點值得我們借鑒。
第一,情節跌宕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很多人的作文讓老師一眼就能看到結尾。而這篇作文欲揚先抑,結局也出人意料,這樣的情節是很能吸引讀者的。
第二點是詳略得當。
作者詳寫的是奶奶織毛衣的情景,很多學生的作文在詳略布置上存在問題。
定詳略首先确定中心。跟中心相關的地方一定是要詳寫再詳寫。而如何詳寫?這篇文章的作者也給我們樹了很好的榜樣,作者的描寫非常的生動形象、修辭精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