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三皇五帝”,可我從來沒弄清三皇五帝到底是哪幾位?我身邊的朋友,也不乏飽學之士,有回吃飯時聊起來,居然也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所以我專門上網查了一下,查詢結果讓我有點驚訝——三皇五帝說的到底是誰,居然從古至今都沒統一過!三皇的說法共有6種!五帝的說法至少有7種以上!這總共13種以上的說法,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列舉出來您也記不住。我撿最主要的說吧。一、首先,三皇最原始的說法,指的是遠古三皇(天皇、地皇、人皇),這是純神話的說法,并不直接對應具體某個人;
天皇、地皇、人皇
五帝最原始的說法,指的是“東、西、南、北、中”遠古五方上帝,也就是民間常說的“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再加一個“中黃龍”。這些也都是神話,并不具體對應現實中的人。
五方上帝
擴展知識:五方上帝和天幹地支五行是對應的,對應關系是“東方木德青帝靈威仰(甲乙木)、南方火德赤帝赤熛怒(丙丁火)、西方金德白帝白招拒(庚辛金)、北方水德黑帝汁先紀(壬癸水)、中央土德黃帝含樞紐(戊己土)”。
二、從遠古時期進入上古時期以後,部落首領、帝王在世俗中的作用和影響力越來越大,超過遠古時期的神話人物。三皇五帝的說法,也由原始的純神話人物,逐漸被後世這些半神話人物、部落首領或帝王替代,成為新的三皇五帝。
1、不同時期入選過三皇的人物有:(包括神話人物、半神話人物或部落首領、帝王)
原始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增補三皇:燧人氏、伏羲、神農、少典、共工、女娲、祝融、黃帝、有巢氏、知生氏。
前後總數達13人之多。
2、不同時期入選過五帝的人物有(含神話人物):
原始五帝:東方青帝、南方火帝、西方金帝、北方水帝、中央土帝;增補五帝:伏羲、神農、軒轅、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音專虛)、帝喾(kù音庫)、堯、舜;
前後總數達16人之多。
三、幾種相對比較流行的說法
三皇:
1、伏羲、神農、女娲;2、伏羲、神農、燧人;3、伏羲、神農、少典……
我覺得你可以這樣記:一般來說,前兩名伏羲、神農争議不大;第三名人選,燧人、女娲和少典呼聲都很高;當然了,入選過三皇的人很多,你也可以從裡頭任選一個,選哪個都不算錯。
我個人傾向于伏羲、神農和女娲,這仨人名氣大,貢獻大,也好記。
1、伏羲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神,被人們尊奉為福佑社稷的正神。他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人首蛇身,也是中醫藥的鼻祖之一;
2、女娲是伏羲的妹妹,也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神。伏羲與女娲兄妹相婚,生兒育女,繁衍了人類;另一傳說是女娲抟土作人,創造了人類。 兄妹倆都是人首蛇身;
伏羲、女娲創世圖
3、神農氏是中華農耕文明的奠基人,他是牛首人身。他還留下了“神農嘗百草”的故事,所以他也是中華醫藥的奠基人。注意,神農和炎帝在很多地方被認為是同一個人,也有很多人認為他們是不同的兩個人。
神農嘗百草
伏羲、神農、女娲都是華夏文明主要的創始者,個人認為他們三人是當之無愧的三皇。
五帝:
五帝的說法太多,光在百度百科上看到的,就不下7、8種。一般來說,按出場次數算,黃帝、颛顼、帝喾、堯等4人,都經常上榜,争議不大。第5人選有炎帝、舜、少昊等人,也是榜上常客。說到底,五帝到底是誰,到現在也沒有标準答案。
我把最有名的3種列在這兒,你覺得哪個好記,就記哪個。
1、黃帝、颛顼、帝喾、堯、舜為五帝——這是《史記》的說法;
2、黃帝、少昊、颛顼、帝喾、堯——這是《資治通鑒》的說法;
3、少昊、颛顼、帝喾、堯、舜——這是僞《尚書序》的說法。
我個人比較喜歡史記的說法,因為好記。
黃帝、堯、舜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這裡不多介紹。颛顼和帝喾相對而言大家了解的不多,這裡稍微介紹一下。
颛顼(音專虛):颛顼是黃帝的孫子,姬姓,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他的主要成就:1、打敗共工氏(炎帝後代),成為部落聯盟首領;2、制曆法,即“颛顼曆”;3、創制九州。
颛顼帝
帝喾(音庫):帝喾是黃帝曾孫,颛顼帝的侄子,姬姓,後來繼承颛顼為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他的主要成就:1、遷都商丘,政治上解決共工餘部,治理水患;2、訂立節氣;3、知人善任,締造盛世。
帝喾
颛顼、帝喾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
至此,“三皇五帝”的脈絡大體捋清了,我一般就記“三皇(伏羲、神農、女娲)”、“五帝(黃帝、颛顼、帝喾、堯、舜)”。當然了,這隻是極簡版的說法,要把每種說法都搞清,對我們非專業人士來說,完全沒必要。
知道個大概意思就得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