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Gallone@bigfun社區
我個人認為《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在劇情之外,還是做到了對哈利波特這個IP的還原的,很多元素都能夠勾起我的情懷。比如分院帽、有求必應屋、旋轉樓梯這些熟悉的設施。
當然還有活在回憶和肖像裡的校長(因為本作設定是在大戰之後)。
至于BGM,基本上用的都是電影系列原聲的音樂,讓人産生了一種再看億遍電影的沖動。
而基本上每張卡牌的牌面上也有着原著中與之相關的故事的梗概(不止有哈利波特,還有神奇生物),情懷方面确實可以給個高分了。
在我們正式開始介紹遊戲的戰鬥模式前,不妨閉上眼睛,在腦海中簡單想象一下可以在場上遊走的、橫版皇室戰争。
有點感覺了嗎?那現在一起來看下面的動圖吧!畢竟GIF永遠比文字更加直觀。
從圖上我們不難發現,《哈利波特·魔法覺醒》的戰鬥主要是通過釋放卡牌中“封印”着的魔法和魔法生物來進行的。
遊戲中的卡牌主要分為三類:
一類是即時卡,顧名思義,就是拖動到場上後可以直接釋放的。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種咒語,比如昏昏倒地、神鋒無影等都屬于這種類型,不過沒有看到哈利用得最順手的除你武器還是有點小遺憾;
一類是駐場卡,可以通過它們來召喚各種魔法生物。而除了鳳凰這類“紅方”大佬,你甚至還可以召喚一隻巨怪或者一條火龍來為你戰鬥,尤其是後者,對于不想思考策略就喜歡挂機xjb打的懶人(比如我)來說,基本上有它沒它就是兩種遊戲體驗了;
一類是夥伴卡,可以為你在場上提供一個“助手”。除了《哈利波特·魔法覺醒》的原創人物,也就是玩家的同學和死對頭外,首測還提供了海格這位萌新的好夥伴,情懷滿滿強度也不錯。
除了以上三類,我們不難發現卡牌欄的左邊還有一些藍色的“移動卡”。隻有通過移動卡,玩家所操控的主角才可以在場上跑動,否則就會一直站樁被動挨打。而每場戰鬥中,移動卡的數量是有限制的,一般為15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就是在限制移動次數(雖然xjb打的人并不需要用上它們)。
對此我理解為網易似乎是想要通過限制主角行動來提高策略的豐富性和對戰難度,然而在實際戰鬥的過程中,我并沒有感覺到這點帶來的“樂趣”。這可能是因為本測送了很多次抽卡,卡組比較強,靠一些史詩和傳說級的卡牌(比如龍)轟炸,再加上海格放蜘蛛就能平推了,玩家本就不怎麼需要在場上來回跑動,而依靠卡牌來确定移動方向和距離的方式又費時又費事,所以除了降低遊戲體驗以外,本測中我似乎并沒有找到這種移動方式存在的意義...
圍繞着用卡牌戰鬥的模式,《哈利波特·魔法覺醒》的玩法可以簡單分為PVE和PVP。PVP不必多言,分為随時開放的1vs1場和每天定時開兩次的3vs3場,都是用已有卡牌組成牌組後進行戰鬥。戰鬥勝利後可以獲得積分,積分滿100以後就是熟悉的開箱環節,可以随即開出卡牌和金币鑽石等資源,重複卡牌會轉化成特定的碎片,用來給卡牌升級。
至于PVE,除了主線副本中穿插的“切磋”外,遊戲還用一些比較有hp特色的模式對戰鬥進行了包裝,比如魔法課程和禁林探險。
在遊戲中,這魔法課程還真就會給你先來一段魔法理論,之後接一段戰鬥,最後還會來個“随堂測試”,比如魔咒課的末尾會有單選題,魔藥課會有“制藥過程”,雖然隻是簡單的拖動。新手教程時的各節課都是玩家單人進行的,但是到了正式上課時,卻變成了組隊下副本的模式。在本測中可能是因為玩家少,而且很多就是上線抽抽卡沒有仔細琢磨過戰鬥策略,這塊的體驗就比較一般了,因為匹配時間過長而且喜提“豬隊友”的事情并不少見,希望後續的測試可以有些改善吧。
魔法課程是将體力轉化為寶箱積分的有效途徑之一,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公測後每天用它清體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組隊玩法上可能還是要有些優化。
至于禁林副本,本質上和主線、課程也差不多,主要用途是刷素材和一種叫做回響的道具。
然而和戰鬥一樣,禁林中玩家在小關卡間的移動也有些捉急…每次進戰鬥前都會有一小段不知所雲的“奔跑”,雖然可能是為了增強在禁林中探險的真實感,但我依舊覺得,可以但沒必要。
前面這些玩法本質上和一般遊戲沒有太大的區别,下面再來看看偏休閑的創新玩法吧。
首先是舞會。雖然它叫舞會,但它本質上其實是個小音遊…在舞會過程中我們需要點擊屏幕上的金色圓環來獲得分數,可能是我機子比較老了,這段會有迷之卡頓,導緻我頻頻失誤,而且還卡出了bug。
不過舞會上的動作真的還蠻有意思的,也不限制舞伴的性别,雖然衣服很吃藕,我還是要給個好評!
缺點還是匹配慢,節奏慢,不太适合急性子體驗。
接下來是環遊城堡。我相信每個看過哈利波特的人都曾經想過要騎着飛天掃帚(或者巴克比克.JPG)環遊霍格沃茨,感謝《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在某種意義上幫我圓了這個小夢想,飛起來的那一刻我的内心還是有些小激動的。
而在環遊的過程中我發現還有魁地奇球場,不知道後面的測試會不會放出相關内容。
最後就是巫師棋。這個讓我第一次get到羅恩優點的遊戲會出現在本次測試中我還是有點點小驚喜的。本質上它依舊是和各種副本一樣的卡牌戰鬥,不過防守方不再是能夠自由移動的了,它們被固化成了棋子,在棋盤上安了家,而進攻方是可以随便移動的。
我個人感覺這裡如果能真的做成下棋的模式可能就更好玩了,有點小可惜。
網易的美術确實質量很高,這點從前面的圖上應該就能感受到了。遊戲的整體色調偏暗的色調,渲染了一股魔法世界的氣息。
不過人設不算很常見的類型,可能有的人初看的時候不太習慣。雖然它不是美型的日系畫風,看久了還是别有風味的,真香預警!
卡面的動态和隔壁百聞牌一樣,做得非常高大上,不過與隔壁的風格不同,整體偏酷炫,哪怕是普通品質的卡特效也是一絲不苟。
美中不足就是劇情中的人物動态比較僵硬,别說口型了,肢體動作都不太豐富的樣子,和特效滿分的卡面比真的有點簡陋了。
至于劇情,應該基本上都是原創,我認真地看完了本測放出的劇情,感覺有點子供向,隻能說中規中矩不出彩吧,至少我這個社畜看完内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笑…希望完整劇情放出後可以更加精彩些。
有一點比較令人出戲,那就是玩家作為一年級新生竟然可以使用厲火馭使巨怪,誰見了不誇一聲天才馬猴燒酒呢!
最後,恭喜斯萊特林再次喜提反派設定,而且無論玩家前面選了哪個學院,反派都是他們。鑒于國内蛇院人氣比較高,内戰畫面真的太美…
另外劇情中會有一些情懷小彩蛋出現,比如教授納威,鄧校肖像等,大家到公測可以自己挖掘啦~
其實測試開始前我還在擔心質量,結果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我意料的好,果然期望放低些才能獲得快樂啊!
總得來說,抛開卡牌強度等數值方面的問題先不談(畢竟競技場上龍行天下),本測的《哈利波特·魔法覺醒》表現還是挺不錯的。雖然劇情和幾處設定上還是有些不盡如人意,但較為出色的美術和動作表現、原汁原味的bgm,還有随處可見的HP元素,都沒讓我失望,可以看出制作組的誠意。鑒于它隻是個小範圍首測版,還是要抱着鼓勵的态度打個80分!期待下測的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