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曆史源遠流長,久到可以溯源到殷商周時期年頭年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提到春節,我們就不得不想到除夕,想到除夕,那就不得不說一說“年”了。
有關“年”的傳說故事很多,相傳很久以前,有種怪獸叫“年”,也叫“夕”。
我們現在過得新年和上古時期一種非常兇猛的怪獸有關。
它頭長觸角,尖牙利齒,目露兇光,兇猛異常。
它常年身居在海底,每到年底的最後一天才會出來,吞噬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年底最後一天,老百姓們扶老攜幼的逃向遠方,以躲避怪獸的迫害。
這年除夕,老百姓正在歡慶鼓舞,不料半夜時分,年獸出來傷人。
它發現每戶人家氣氛與往常不同,門貼大紅紙,屋内燭火通明。
它渾身一抖,狂叫一聲,随即撲了過去
将近門口時,屋内傳來噼裡啪啦的響聲。
它渾身顫栗,不敢再往前走了,因為它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這時屋内大門打開,一位身穿紅色袍子的老人家哈哈大笑起來
原來是年獸的動靜驚擾到了竈王爺,竈王爺用紅色衣服和放在火中燒的噼啪作響的竹竿吓住了年獸。
年獸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這一天恰好是農曆的最後一天,老百姓為了感謝竈王爺趕走了年獸和紀念這一天
就把農曆的最後一天稱作“除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戶戶貼紅對聯,燃放煙花爆竹,家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
這一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