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讨好型人格的人的心理

讨好型人格的人的心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11:25:46

讨好型人格的人的心理(心理學讨好型人格)1

-01

什麼是讨好型人格?有哪些表現?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是這樣的人?

甯可委屈自己,也要成全被人;即使别人給你提出的要求讓你無法接受,可最終你還是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在親密關系裡,社交關系裡,受委屈的那個人總是你。

讨好型人格,就是犧牲自我的内在感受,總是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擺在前面。

那麼,讨好型人格,有哪些表現呢?

1、不會拒絕别人的要求,哪怕是無理的,過分的請求。

2、過度在意别人的感受,同理心太強,以至于忽略了自我的内心需求和情緒渴求。

3、不願意輕易表現出自己的負面情緒,甚至連一點兒負能量都不敢跟身邊的人傾訴。

讨好型人格的人的心理(心理學讨好型人格)2

4、不願意麻煩别人,無論大事小事,都選擇自己硬扛着。

5、很少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在人群中,總是盲目地跟随着别人的腳步。

6、過分懂事,過分早熟,哪怕是面對父母,都不敢表現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情緒。

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認可,但是又不敢表現出來;一邊擰巴,一邊焦慮。

這些表現,就是讨好型人格的真實寫照。

讨好型人格的人的心理(心理學讨好型人格)3

-02

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本質上是“缺少關愛”

這與原生家庭密不可分,幾乎所有的讨好型人格,都源于原生家庭中缺少父母的關愛。

心理學上講:

當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曆,都沒有感受過“無條件的愛”,那麼他就會變成讨好型人格。

事實上,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與孩子相處時,都是有條件的愛。

比如說:

“你要好好學習,你要是考不好,那就别想要獎勵了”

“你得聽話,不聽話我憑什麼獎勵你呢?”

“你要做個好孩子,隻有聽話的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愛”

“你再這樣不懂事,我們就不要你了”

這些話,是不是很耳熟?

多數父母都這樣教育過孩子。

這種有條件的愛,很容易給孩子的内心造成傷害。

久而久之,他們就不願意向父母索取了。

因為他們的潛意識裡認為:“我不能索取,因為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

當一個人内心最真實,最基本的需求都被這些條條框框壓抑,那麼他就會變成讨好型人格。

連自己的父母,都不願意給自己“無條件的愛”,誰又能給予自己足夠的愛呢?

讨好型人格的人的心理(心理學讨好型人格)4

第二:太在意别人的感受,同理心太強

讨好型人格,無論在社交中還是親密關系相處中,他們都優先考慮别人的感受和情緒。

做任何事情,說任何話之前,他們心裡想的是:

“我這樣做,會給别人造成什麼影響?”

“我這麼說,會傷害别人嗎?”

但他們卻沒有考慮自己的感受,沒有想過自己也很委屈。

就算跟别人吵架了,他們都不敢說出一些偏激的話,擔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小時候,要看父母的臉色做事;

長大了,要看身邊長輩的臉色做事;

在社交中,還不被朋友待見;

就連工作後,都時刻被打壓着。

時間久了,他們就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讨好型人格的人的心理(心理學讨好型人格)5

第三:生活在被貶低、嘲諷的環境中

心理學上講,每個人的内心深處,最真實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就是來自外界的認可與贊美。

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沒有感受過贊美的滋味,他這個人是自卑的,是缺愛的,是讨好的。

父母總是貶低他,嘲諷他,奚落他。

對他的教育,不是罵就是打。

即使是戀愛結婚,他也生活在伴侶的嘲諷之中。

從來都沒有感受過贊美和認可,所以在他的潛意識裡,就會通過讨好來獲得别人的認可。

“我要努力讨好大家,隻有别人開心了,他們才願意贊美我,認可我”。

讨好型人格的人的心理(心理學讨好型人格)6

-03

要如何改變“讨好型人格”?

首先,接納并重新認識自己。

不要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你身上不光有缺點,還有許多你沒發現的優點。

或許,你自己沒有意識到自身的優點,但身邊的朋友都記得你的優點。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然後重新認識同樣優秀的自己。

隻有這樣,才能一點點挖掘你身上的好,放大自我的優勢和價值,有助于你重新了解自己。

其次,建立邊界感。

無論是社交關系還是親密關系相處,都應該明确自己的原則和邊界。

一旦對方的某些行為,某句話讓你感到不舒服,深深地刺痛了你。

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決地告訴對方,拒絕對方。

“我不接受”

“我不開心”

“與我無關”

“不好意思,沒時間”

當你學會了拒絕,你會發現生活中會少了一半的煩惱。

人的煩惱,一部分來源于自己無能為力的憤怒;另一部分,則來源于無意義的、複雜的社交關系。

正如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寫下的這句話:

“我的不幸,恰恰來源于我缺少拒絕的能力”。

讨好型人格的人的心理(心理學讨好型人格)7

最後,鍛煉自己的勇氣,就是增強信心。

你記得第一次跟别人争吵,打架或者産生矛盾的時候嗎?

就是那種氣血上湧,全身發抖,感覺整個人因為憤怒和緊張後輕飄飄的。

就是這種狀态,記住它。

這是因為,你做好了挨打的準備,也做好了維護自我權益的準備。

隻有充滿勇氣,直面困難和失敗,才能去迎接成功,哪怕隻有一次。

自信心,建立在一次次失敗的基礎上。

也許你每一次都失敗,但隻要有一次成功,你的自信心就不會丢掉。

讨好型人格的人的心理(心理學讨好型人格)8

今日話題:

你有沒有“讨好型人格”?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