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陝南人辦紅白喜事時親朋好友都要随禮道賀,主家皆會傾其所有熱情款待,俗稱待客。待客時,煙酒、果盤、涼菜、熱菜等一應俱全,各種美食極大豐富,盡可能地滿足着不同人的口味,撬動每個人的味蕾,清蒸小酥肉自不可少,常常成為壓軸菜。
待客、坐席均有講究。到了飯點兒,賓客按照安排入座。八人一桌,年長者坐在上席,依次入座,一輪坐不完,再來下一輪,直至所有賓客坐完為止。上菜時,先上煙酒和花生、瓜子、糖果、蝦片或鍋巴等四樣果盤,然後上四葷四素八個涼菜,坐在上席的長者不動筷子,其餘人不可先動,否則視為無禮。長者發話:“大家開始吧”,方可動筷。接着開始喝酒,從長者開始,一人一杯循環轉圈,大家相敬如賓。
酒過三巡,就開始上熱菜了。一般最少八個菜,多以豬肉為主,青椒肉絲、辣子肥腸、條子肉蒸碗等一一上桌。條子肉蒸碗當屬男人們的最愛,寬約三指、長一拃,用糖漿上色,油光發亮,非常饞人。因為條子肉太肥、塊太大,小孩和婦女一般是不敢下筷的,他們就盼着清蒸小酥肉“隆重登場”。孩子們左顧右盼,心裡那個急啊仿佛蟲蟻撓心坐立不安,有的幹脆不動筷子了就等小酥肉了。千呼萬喚,小酥肉終于上桌了,可顧不得那麼多規矩了,先站起來夾一筷子占在碗裡再說,一個個吃着碗裡的,看着桌上的。看着孩子們的饞貓樣,大人們總是深深的吸溜下鼻子,聞聞香味兒,樂呵呵的看着孩子們狼吞虎咽,等孩子打着飽嗝吃不動了,才仔細品嘗小酥肉,一個個對酥而不爛,肥而不膩,醬香濃郁,香氣襲人的小酥肉贊不絕口。吃過小酥肉,再上一道“掃席湯”(西紅柿雞蛋湯或胡辣湯),一撥宴席就結束了。
清蒸小酥肉之所以備受人們的青睐,因為它是用三瘦兩肥的精品五花肉經過腌、炸,再清蒸耗去了油脂,既沒有肥肉的油膩,又沒有瘦肉的柴感,酥軟糯柔,入口即化,所以老幼皆喜。它的制作方法如下:
先将新鮮的五花豬肉洗淨,切成手指粗細,一寸長;将适量鹽、料酒、老抽拌入肉塊中攪勻,腌3小時;打入雞蛋拌勻,撒入一些幹紅薯澱粉,使肉表面均勻的粘滿澱粉;鍋裡倒入食用油,燒開,将拌好的肉條入鍋炸至顔色變紅撈出(如果想吃鮮炸小酥肉,炸到顔色變黃,外焦裡嫩即可);加入适量蔥姜蒜段、幹辣椒段、大料、老抽、鹽和少量高湯,放入碗中上鍋蒸一小時即可。
現在人們富裕了,生活條件好了,陝南待客雞鴨魚肉樣樣俱全,但是,人們更好一口兒清蒸小酥肉,它仍然是餐桌上的主角,一直都是壓軸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