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覺得成都很适合窮遊,隻要注意避雷,安排一次四天左右的旅行,其實花不了太多錢。奉上一份四天三晚的遊玩攻略,總花費(包含往返機票)2000 。
在成都旅行,建議下載一個叫“天府通”的APP,可以根據自己的行程,選擇充個十塊、二十塊左右,公交、地鐵都能刷,自動扣錢,很便利。
(本文不含任何商業廣告)
Day1.北京——成都
此趟成都行程,最讓我滿意的應該是“住”,性價比超高,單人公寓不到200/晚,位置便利,在地鐵3号線李家沱站附近,成都的北二環上,去春熙路、寬窄巷子、大熊貓基地都很快。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室内打掃的很幹淨,至少看上去一塵不染,樓下24小時保安,并且在電梯的入口處設置了閘口,刷卡才能進入,刷一次過一個人,安全性也比較高。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棟公寓樓頂的公共空間做得很好,有咖啡廳、屋頂花園、西餐廳等,小資味兒十足,還有一間圖書存放量很豐富的閱覽室,并配備電腦。閱覽室的很大,幾乎能當成一座小型的圖書館了。單價200元左右的公寓,能享受這樣的配套,真的很劃算了。
▲公共空間的圖書館
▲公共空間的咖啡廳
▲閱覽室裡有點餐服務,不過在上午11點前是不開放的
另外,公寓的樓下就有一條新建的商業街,已經入駐了一些餐飲商家,還有2家24小時便利店,買東西也很方便。
所以真心覺得這家公寓的性價比超高。
距離公寓幾百米的距離,有一家“雞毛店”,據說是成都的網紅餐廳,在大衆點評上也被評為“成都最值得去的餐廳之一”。
到達當天比較累,所以就去了這家距離最近的川菜餐廳,點了三盤菜:辣子雞、跳水蛙和涼拌豬肝(具體菜名不記得了)。
一個人吃着吃着就覺得口渴難耐,忍不住想再點一份湯,結果川妹子拒絕加菜,霸氣回應:“你一個人吃不了的,浪費!還是我幫你舀一碗,不收錢。”瞬間對川妹子的好感度爆棚。
Day2.寬窄巷子—杜甫草堂—錦裡
這天起床後,早飯也沒吃,就直奔地鐵坐到寬窄巷子,三号線轉四号線,B口出來過條街道就到了。
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共分為三條平行的巷子,分别命名: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
初見這處景點,給我的感覺是:這不就是成都版的南鑼鼓巷嘛,雖然熱鬧,卻也避免不了國内景點千篇一律的商業化感,哪怕身在另一個城市,卻有着自己生活城市同樣的氣息,實在有些失望。
三條巷子裡,寬巷子和窄巷子最為熱鬧,有煙火氣較重的小吃店、熱辣辣的火鍋店、賣糖果子的小攤位、成都人最喜歡的蓋碗茶戲樓、清新文藝的伴手禮店等等,應有盡有。
巷子裡此起彼伏的商家吆喝聲,街邊還有身穿銅人服裝、臉上塗滿古銅色油彩、帶着複古墨鏡的銅人在表演着行為藝術,并招攬遊客拍照賺取費用。
他們扛着算盤,提上鳥籠,把道具煙鬥放在坐在椅子上的遊客手裡,并熟練地指導遊客擺出不同的三種pose。拍照的時間很短,但細節裡卻融入了成都人的市井文化。至于價格嘛,十塊、十五塊的随意給。
井巷子由于商戶較少,少了市井的叫賣聲,因而要顯得寂靜清冷許多。但是井巷子的文化可一點兒也不低于寬巷子,甚至誇大一點兒說,比寬巷子的文化還要正點。
井巷子
井巷子裡一共有二十五幅曆史背影的圖畫,鑲嵌在古磚砌成的台、城、壁、門、巷的牆面上,從“寶墩遺城”到“明末毀城”,從“滿城殘陽”到“萬歲展館”等,從“寬窄回眸”到“寬巷暖烘烘”這一幅幅畫面,每一幅畫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外地人逛寬窄巷子必須要注意的一個”雷“是,進餐廳吃飯時,一定要注意茶水收不收費,我不小心就踩到了這個雷。
由于早晨沒吃東西,饑腸辘辘地選擇了一家小吃店就鑽進去了,店主上來就問我喝綠茶還是花茶?印象中平常在外吃飯,茶水都是免費的,我随口說了一句”花茶吧“,就開始點餐了。
誰知結賬的時候,發現價格貴了很多,一看賬單傻眼了,一碗花茶竟然是要40塊錢,當時雖然心裡不太痛快,卻也怪自己事先沒問清,隻好自認倒黴,權當買個教訓好了。
▲在小店裡點的一份傷心涼粉,我很奇怪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難道失戀的人就應該多吃一些嗎?後來查資料得知,因為四川的從佐料到磨粉制面都是用情極深,小米椒拌着豌豆粉,一口下去,濃烈的味道讓眼眶辣出了眼淚,淚眼汪汪的樣子讓周圍人看見還以為是遇到了什麼傷心事。
在寬窄巷子裡遇見一家賣銀飾的商店,裝修的古色古香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博物館,而事實上,說它是一間博物館也不為過。
商家挺會利用白銀作為古代重要貨币這個強大IP,不僅店面布置得像古代大戶人家,在二樓的入口處,更是陳列了一排古代白銀貨币的展示以及介紹,通過一系列貨币知識的安利,再慢慢把遊客引入到賣銀飾的櫃台來,從而提高貨品的售賣率。
▲展出的都是貨真價實的古代貨币。如果不是來此參觀,我大概隻見過影視劇中的銀錠。
有錢、有想法,這種售賣形式在潤物細無聲中,就虜獲了客戶的腰包,至少像我買東西這麼摳門的人,都忍不住敗了一款銀飾項鍊。當然,也确實是打造的很精緻,并且價格也不貴。
敗了一條“奔跑的小鹿“銀質項鍊
寬窄巷子裡,比較有看點的是有戲台的茶樓,這些茶樓每天會在固定時間點表演四川特色的文化節目,比如變臉、皮影戲、手影戲、用方言表演的小品等,精彩有趣,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才是真正的文化瑰寶,是不可錯過的旅行體驗,因為它能讓你更深刻的感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這種溫度感是自然景觀所無法賦予的。
看表演有最低起價的茶位費,基本是38元/位起,如果要點茶水需要單收費,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點或者不點。
我在茶樓觀看表演時,特意錄制了“變臉”和方言小品節目,回家後放給我家小朋友看,他特别喜歡,津津有味地看了好幾次。
從寬窄巷子出來後,坐着公交車去了杜甫草堂,大概6站地就到了。
這裡需要提醒一下:一般景點門票在網上買會更便宜,但最好提前買好。這次我是臨時在馬蜂窩上買的杜甫草堂的門票,結果被告知網上購票要提前一個小時,所以隻好在門口等了一個小時,耽誤了些時間。
“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這說的就是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草堂位于浣花溪邊,傳說杜甫為了躲避安史之亂而在此建造的草屋。園子内比較大,盡管是冬天,但依然草木茂盛,景觀俱佳,随處都能看見幾株翠竹。
古人雲:“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足見古人對竹子打造的居住環境的喜歡。鬥轉星移,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現代住宅,要想有這樣的生态環境,幾乎是做夢,所以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期盼返璞歸真。
查到有關資料記載,杜甫草堂原本模樣早就被毀掉了,這處景觀最初的建立時代是在五代時期,有一位叫做韋莊的詞人,因為仰慕杜甫,所以尋到這裡的舊址,重新建造草堂。到宋朝的時候,又有人在這裡加上了杜甫的像,漸漸地這裡就成了一個紀念杜甫的祠堂。
不過,上千年的改朝換代,幾經戰火紛飛,這裡也曾經幾次被荒廢,在明朝和清朝的時候都曾經被修葺過,現在我們看到的杜甫草堂其實是清代的建築風格。
不管最終面目如何,至少我們能從這間還原出來的破舊茅草房,聯想到幾千年前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杜甫在傷痛中發出的那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呐喊聲。一個偉大時代的偉大詩人,值得的後世瞻仰和緬懷。
▲瘦骨嶙峋的杜甫雕像
▲跟偉大的詩聖合個影
▲園内景觀一角
距離杜甫草堂僅有2站地,還有另一處比較值得打卡的道教景點——青羊宮,原本想着參觀完杜甫草堂後,再來青羊宮看看,哪知杜甫草堂裡面還挺大,等出來以後天都黑了,索性就直接坐公交去了錦裡,夜晚的錦裡燈火通明流光溢彩,有着讓人仿佛穿越到古代集市的韻味感。
錦裡▼
都知道在成都最不能錯過的2個景點就是寬窄巷子和錦裡,這兩處景點意義差不多,都是逛吃逛吃,但如果要比較一下的話,我覺得錦裡比寬窄巷子更值得去,原因很簡單——錦裡更漂亮,古韻街道、小橋流水,一路走來,都是漂亮的紅燈籠作為照明裝飾,頗有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景象感。
錦裡的小吃種類感覺比寬窄巷子多一些,這樣一路走一路吃,簡直就是恨死自己的胃太小不能裝了。
Day3.大熊貓基地——春熙路——文殊院
從公寓出發到大熊貓基地也很方便,坐地鐵約四站地,出來後有景區接駁巴士,2塊錢一張票,距離地鐵站大概四公裡多。
港真,對熊貓基地其實有些失望,裡面有幾個熊貓知識館,但給我感覺内容不是很豐富,所以館内停留的遊客也比較少。
大熊貓基地▼
熊貓基地除了大熊貓之外,還有一些小熊貓,小熊貓的數量沒有大熊貓多,但這次過來,能近距離觀察到的卻是小熊貓們,大熊貓都躲着睡大覺,能看到的數量不是很多,真覺得挺遺憾的。
網上看有攻略說,看熊貓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九點以前,那時候遊客不多,幸運的話,還能看見工作人員給熊貓喂食。
熊貓基地内有電瓶車,10塊錢一個人,我本着節約的态度沒有花錢坐車,誰知逛一圈出來後,還真挺累的。并且景區不管是周邊還是裡面,都沒有便利店,隻有一家咖啡廳,價格齁貴齁貴的,早上沒吃飯的我餓得前胸貼後背,真後悔出門前沒裝一些巧克力在包裡。
景區門口有成都市政府運營的”景區直通車“,可以在公衆号上下單買票,選擇要去的下一個景點目的地,市區内的春熙路、杜甫草堂、寬窄巷子.......郊區的都江堰、青城山等都能直達。
▲成都景區直通車
我買了一張到春熙路的車票,準備好好大吃一頓。車費是5元,跟坐公交 地鐵的費用差不多,還不用倒車。
景區直通車把我們拉到春熙路後,我就直奔鼎鼎有名的老字号”賴湯圓“去了,真的是吃得舒服又便宜,湯圓8塊錢一碗,我連吃了2碗,又點了一份涼拌小菜,二十多塊錢就解決了一頓午飯。
午飯後,在IFS尋了一家咖啡廳小憩了一會,就導航走到公交站坐車去文殊院了,一趟直達公交,大約十幾分鐘就到。
文殊院我覺得還是比較值得一去,雖然不信佛,但内心對佛教始終有一種尊敬和敬仰。
相比國内其他很多人聲鼎沸的知名寺院,文殊院雖然位處鬧市區,卻清幽靜谧,有着佛家真正青燈古佛、紅袖添香的味道。
文殊院▼
寺院不允許攜帶外買的香火,但會給遊客提供免費的三支香。這裡還可以點燈祈福,該有的儀式感一樣也不會少。寺院内還有一間免費的”解憂室“,大概是可以為處于迷失狀态中的人們指點迷津,解開心結。
寺院的後花園,鳥鳴啾啾,清脆悅耳,在城市裡還能聽到這麼貼近大自然的聲音,實屬難得。
從文殊院出來,我想了半天,決定去春熙路太古裡那家的葉婆婆缽缽雞,這家店相當火爆,在大衆點評的評分相當不錯,必須早點去,否則就得耗時間等位置。
坐上公交下車後,按照百度導航,很輕松就找到了。店面裝修的還比小資,自己選食物交給服務員,報上餐桌号就可以了。上菜速度相當快啊,有兩種鍋底:藤椒和紅油,藤椒的偏清爽,紅油味的偏麻辣,我點的是藤椒味的,簡直太好吃了,又鮮又辣,沒那麼油膩,還有一點點的酸爽感,吃完後,恨不得連湯都喝了。
▲葉婆婆缽缽雞
另外還點了一份鮮果西米露來解辣,最後結賬,竟然才20多塊錢,簡直太劃算了!
此次成都的重點行程差不多就這些了。綜合給我的感覺是:真的很是适合窮遊,在吃的方面,一頓二三十塊錢就足夠吃到撐,小吃種類多樣化,特别能滿足口欲。在住的方面,成都的房價還是比較平民化,據說淡季時四五百就能住上五星酒店,我這次住的公寓才不到200/晚,性價比也是杠杠的。在交通方面,成都的地鐵、公交都很四通八達,景點之間的距離也不遠,所以哪怕假期時間不夠充裕,挑個周末也可以來好好體驗一番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