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采購與供應管理的總結

關于采購與供應管理的總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05 03:00:54

一、企業物資采購中供應商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供應商準入管理的無序性和盲目性

供應商準入制度是物資采購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企業物資采購沒有明确的供應商準入标準,缺乏考量依據,因此導緻物資審查與管理的無序性和選擇與評估的盲目性。一方面使得一些資質較低,商業信譽不好、代理級别較低,甚至無廠家授權或假授權、産品質量缺乏保障的供應商混入了采購市場。另一方面出現供應商在競争中采取不正當手段排擠、打擊競争對手,串通投标、惡意報價、謀取非法利益等問題。

關于采購與供應管理的總結(物資采購管理中對供應商的管理策略)1

中建君聯物資采購軟件

1.2 供應商選擇人為因素多,缺乏科學性、規範性

由于我國企業物資采購人員缺少先進的采購管理知識,加之采購管理軟件、硬件建設不配套,采購人員僅用傳統的選擇方法或主觀經驗對供應商進行選擇和評價,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針對性。因此難以對供應商的整體水平進行準确評估。

1.3 采購部門與供應商之間缺少溝通渠道

在傳統的物資采購供應商管理中,采購方與企業之間缺乏交流與合作,供應商不知道采購方的商品需求狀況、消費速度,不知道采購方什麼時候會訂貨,因此組織生産各準備資源隻能憑自己的主觀判斷。

1.4 缺少對供應商綜合評價

目前,對供應商的評價主要根據其供貨質量記錄和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體系狀況,盡管在供應商的評審中有對供應商的考察等環節,但往往流于形式。因此需要對供應商的供貨績效、能力與資源和質量管理系統進行全面的評價。

二、企業物資采購中對供應商管理對策

2.1 分析市場競争環境

與供應商建立供應鍊長期合作關系,必須首先分析市場環境和競争環境,确認是否有建立供應鍊合作關系的必要性。如果已建立了供應鍊合作關系,則要研究市場環境和競争環境的變化,确認供應鍊合作關系的調整變化的必要性。

2.2 确定供應商選擇目标

企業必須确定合作供應商評價程序如何實施,信息流程如何運作,誰負責,而且必須建立實質性、實際的目标。其中降低采購成本提高核心競争力是主要目标之一。

2.3 對供應商的資質管理

在供應商開發的流程中,首先要對特定的分類市場進行競争分析,要了解誰是市場的領導者,目前市場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各大供應商在市場中的定位是怎樣的,從而對潛在供應商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這些分析的基礎上,企業的采購部門可以建立初步的供應商數據庫并做出相應的産品分類。這個步驟,最重要的是對供應商做出初步的篩選。建議使用統一标準的供應商情況登記表,來管理供應商提供的信息。這些信息應包括:供應商的注冊地、注冊資金、主要股東結構、生産場地、設備、人員、主要産品、主要客戶、生産能力等。

通過分析這些信息,可以評估其工藝能力、供應的穩定性、資源的可靠性,以及其綜合競争能力。在這些供應商中,剔除明顯不适合進一步合作的供應商後,就能得出一個供應商考察名錄。接着,要安排對供應商的實地考察,必要時可以邀請使用部門一起參與,他們不僅會帶來專業的知識與經驗,共同審核的經曆也會有助于本企業内部的溝通和協調。

在實地考察中,應該使用統一的評分标準進行評估,并着重對其管理體系進行審核,如作業指導書等文件,質量記錄等,要求面面俱到,不能遺漏。在考察中要及時與企業各部門的溝通,總結供應商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三、供應商的關系管理

3.1 對供應商進行分級管理。按照供應商資質及其與公司的合作情況,對合格供應商進行分級。按照物資ABC管理法對所需設備和材料進行綜合評定:

一級供應商:定位為戰略夥伴。積極改善同供應商的關系,建立誠信機制,建立供應商開發渠道,建立科學規範的供應商評價體系,有效整合内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建立标準合同樣本,減少購銷雙方關于合同條款的談判時間,降低供應鍊的總成本,增強購銷雙方企業的核心競争力,達到雙赢。

二級供應商:定位為長期供應商。

三級供應商:定位為臨時供應商。

3.2 對供應商進行必要的幫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幫助供應商改進工藝,提高品質、降低成本。雙方都能獲利的同時,供應商更有積極性不斷改進生産過程。

3.3 與供應商加強溝通,建立相互信任。雙方通過共同解決問題以建立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公司應積極主動地向供應商提供自己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和經驗,并積極地與供應商探讨成本控制問題。除此之外,還讓供應商了解公司的生産計劃,未來的采購計劃等。

3.4 發展健康的供應商關系。必須打破招标采購活動對采購員與供應商銷售員之間私人關系的依賴。供應商是企業的寶貴資源。公司應當健康地發展與供應商的關系,應當避免由于采購人員變動而遭受不良影響。

四、對供應商進行控制管理

供應商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供應商質量控制、采購價格控制等。

6.1 質量控制。供應商質量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證從供應商處所采購的腳料,能夠持續穩定地達到産品說明書的要求,符合生産部門的需要。質量管理具體包括:供應商是否通過相關的國際質量認證标準;供應商了解和貫徹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的深度和廣度如何;是否已具備檢驗和測試所購物質原材料的方法和步驟;在質量方面采取什麼樣的統計管理和控制方法;供應商是不是能夠被放心地免除過去進貨時的檢驗等。

6.2 采購價格控制。原材料采購,是企業成本支出的重要項目,加強對采購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監控,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直接為企業減少開支;另一方面規範采購行為,防止采購過程中出現以權謀私,中飽私囊和商業賄賂的腐敗行為。而确定最優的采購價格是采購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采購價格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最終産品或服務價格的高低,因此,在确保滿足其它條件下力争最低的采購價格是采購人員的最重要的工作。

因此,在新的采購模式中要充分發展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關系,創導雙赢思想,特别是對那些戰略類物資和市場獲取難度大的物資的供應商更要注重建立長期的合作夥伴關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