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道的傳統,再加上随着社會的發展,教育事業也被逐漸重視起來,教師的社會地位自然也水漲船高。
另外,從現實生活角度來看,當了老師的人,不僅工作體面薪資穩定、福利待遇好,就連對象都比普通人好找,而且每年還有兩個超長的帶薪假期,實在是令在大城市奔波的打工人羨慕。
不過,這世上根本沒有真正“完美”的職業,教師也是同樣。
一個老師的辛苦和付出,隻有真正進入這個職業的人才能夠體會。特别是如果沒有“編制”,老師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會更大,但是“考編”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教師崗香,有編制的教師更“香”教師崗位現在是人們心中僅次于公務員的“香饽饽”,最基本的保障全有,家長和學生每每提到老師也都很尊重。
特别是近些年不少省份也在相繼提高教師的福利,其中“向公務員看齊”更是成為了提薪的關鍵詞,所以教師這個行業“受寵”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會享受同樣的待遇,客觀來說,進入“編制”才算真正捧起教師這個“鐵飯碗”,于是師範生們在畢業之後幾乎都會踏上考編的道路。
但是畢竟學校的名額有限,報考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考生之間的競争變得越來越激烈。因此,想順利地成為在編教師,就要在專業上下功夫。
學校裡緊缺的4類教師,“考編”競争壓力比較小,師範生們想上岸更容易為了對應教學的實際情況,師範類院校的專業也分很多種,大家在報考的時候可以提前做些功課。
比如這4門學科的教師由于人才缺口比較大,“考編”難度會更小,甚至可能避免就業難的問題,未來想當老師的同學别錯過。
◆素質教育下,體育老師的腰闆硬了起來
過去在“唯分論”的前提下,體育課與其他主科相比似乎沒那麼重要,于是體育老師“被生病”的事情在學校裡時有發生。
不過随着教育環境的改變,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被越來越重視,特别是體育中考成績逐漸提升後,體育老師的腰闆也“硬”了起來。
◆受美育教育的影響,音樂美術教師成為“香饽饽”
初中之後估計很多人就沒怎麼上過音樂、美術課了,不過随着教育部提出要逐漸增加美育課時,提升這些課程的開課率,同時在考試中提高分數占比,相信對音樂和美術教師的需求也會增加很多,甚至有望成為教師中的“香饽饽”。
◆曆史教師的需求量逐年遞增
高考模式的調整,讓曆史這個科目成為很多文科生的必修課,而學科地位的提高帶來的是教師缺口的變大,可以預見将來曆史老師的需求量會逐年遞增。
◆思政老師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報考師範類院校很多人會把目标盯在幾個主科上,畢竟它們是考試的重點。
但是實際上,被忽視的思政類學科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專業畢業之後,不僅可以成為思政老師,在報考公務員的時候也會十分有利。
師範生想要一舉上岸,在大學期間就要做足準備教師考編不容易,所以師範生們想順利上岸,在大學期間不做好充足的準備是不行的。
首先,大學不是“安樂窩”,到了學校隻要及時享樂就可以了,最終都要面臨畢業就業的問題。所以進入學校之後,同學們仍然要努力學習,該考的證書都要考全,像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書等等,這是日後工作的“敲門磚”。
其次,要考慮清楚自己畢業之後的去向問題,如果是要到更優質的學校去工作,就要注意學曆是不是符合标準。
現在各名校對教師的學曆要求都很高,基本上是碩士研究生起步,而且目前看這個門檻不會降低。
另外,要注意自己的年齡是不是已經超過要求,有些教師崗位的年齡标準會跟學曆有關系,本科基本上是35歲以下,研究生不能超過40歲。此外還要看一下自己的工作經驗是否滿足條件,在符合報名要求的情況下再考慮報考的問題。
筆者寄語教師的優勢不可否認,能在體制内工作也确實是不少學生心儀的目标,但是待遇再好、再穩定,當老師這件事并不适合所有人。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經曆不一樣,報考之前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進行選擇,否則一旦入學或者就業,發現自己并不喜歡還要轉行,這就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