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生态無土栽培的栽培管理
1、有機生态無土栽培的育苗
(1)品種選擇
選用優質、抗病、豐産、耐貯運、商品性好、适合市場需求的蔬菜品種。
(2)育苗
有機生态無土栽培育苗方式與日光溫室有土栽培育苗方式基本相同。
2、有機生态無土栽培的栽培管理
(1)定植前準備
定植前栽培槽、滴灌系統等提前安裝備用,栽培基質按比例均勻混合,提前一個月或半個月将充分腐熟後的基質填入栽培槽中,用水澆透,使基質含水量超過80%,蓋上地膜。整理溫室,并用1%的高錳酸鉀噴施架材,密封溫室進行高溫消毒,定植期提前2天打開溫室,撤去地膜,按每立方米10-15公斤的用量将專用肥均勻灑施在基質表面,并用鐵鍬等工具将基質和肥料混勻,再次将基質澆透水備用。
(2)定植
播種後根據作物的不同來确定定植時間,一般在25-50天定植,采用雙行錯位定植法定植,株距依作物而定。并保持植株基部距栽培槽内徑10cm 左右,深至第1片真葉節位。定植後立即澆灌定植水。
(3)定植後管理
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有機生态型無土栽培能否獲得高産的關鍵技術之一,但帶有一定的經驗性,要視植株狀況、基質的溫濕度、天氣、季節及氣候的變化靈活掌握。一般定植後3-5天開始澆水,每3-5天一次,每次10-l 5分鐘,在晴天上午澆水,陰天不澆水,開花座果後每1-2天澆一次,每次1 0-1 5分鐘,三天檢查一次水分情況,始終保持基質表面爐渣呈黑色,不能發白,且槽中不能積水。
養分管理。根據基質内養分變化情況,為保證植株在整個生育期内處于最佳供肥環境,養分供應采用少量多次,分期施用的辦法。定植後2 0天開始追肥,用量為每株12克,此後每隔10天一次;進入秋冬季,植株開始緩慢生長時,可調整為l 5天一次;春季環境條件改善後,恢複1 0天追一次;拉秧前1個月停止追肥(進入結果盛期,每株可增加到2 5克)。植株調整。與有土栽培方法相同。
溫度調節。根據不同作物生長發育特點,通過揭蓋草簾、放風來進行溫度調節。定植後溫度白天應保持在20-30℃,夜間應保持在12-15℃,基質的溫度應保持在15-20℃,防幼苗徒長。座果後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保持在12-15℃。
光照調節。大多數蔬菜作物都是喜光作物,要求有較高的光照條件,正常生長發育要求3-3.5萬Lx 的光照,對溫室的透光率要求60%以上。應通過揭開草簾延長光照時間,進入盛果期應張挂反光幕以增加光照。
濕度調節。為防止濕度過大,秋冬季節通過采取減少澆水次數、換氣等綜合措施來減少溫室内空氣濕度;栽培槽間過道鋪設薄膜。
4、病蟲害防治
溫室瓜菜病蟲害白粉虱、美洲斑潛蠅、棉鈴蟲、蚜蟲、紅蜘蛛;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早疫病、晚疫病、潰瘍病、黃萎病、霜黴病、灰黴病、病毒病、葉黴病、疫病、炭疽病等。應參照酒泉市制定的無公害瓜菜高效節能日光溫室生産技術規程,選用抗病品種、防蟲網隔離、引誘物誘殺、銀灰膜避蚜、環境調控、栽培措施、硫磺熏蒸等手段,輔之以藥劑防治來進行綜合防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