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央視的女主持人,
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如今的“央視一姐”董卿,
她那“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着實圈粉了無數觀衆。
央視作為我們國内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實力的電視台,
彙聚的優秀主持人真的不少,
“三兒”就是其中一個,如果這個名字你沒聽過,
那朱迅這個名字應該就不會陌生了。
很多人記得的都是她在央視舞台上談吐得體、美麗大方的形象,
卻并不知道朱迅生活中的真實模樣。
其實相比事業上的成功,
朱迅的人生經曆也同樣很精彩,
17歲獨自抗癌、成名後嫁給窮小子王志、婚後吃婆婆剩飯、伺候癱瘓的公公......
和朱迅在舞台上的活潑開朗一樣,
她的人生經曆了很多我們普通人難以想象的事情。
盡管朱迅現在已經紅遍大江南北,
生活中還成了模範兒媳,
可她心裡始終有一個難以解開的心結,
這個心結和她的親生母親有關。
在央視主持人錄制的《你好,生活》這檔綜藝節目中,
有一次聊到了大家心中最想說的話,
朱迅就詢問身邊的前輩倪萍:“是要說心裡最直覺的話嗎?”
當她得到嘉賓的肯定回答後,
她眼泛淚光地喊出了自己心裡想對媽媽說的話:
“想你了,媽,回家吧,媽媽...”
對于自己的親生媽媽,
朱迅的心裡一直有一種别樣的感受,
曾被親媽傷害過的她,很早之前就和媽媽産生了芥蒂。
自從疫情爆發後,她身在國内,
親媽卻獨居在國外,長時間的不能相見,
讓她在節目中把自己一直壓抑着的思念表露了出來。
朱迅出生于1973年,是個北京大妞,
前面還有兩個姐姐,分别叫朱迅紅和朱迅方。
朱迅還沒出生之前,父母以為會是個男孩,
就提前取了一個叫朱迅東的名字,
結果第三胎還是女孩,
幹脆直接不要了東字,這就是朱迅名字的由來。
作為家中的小公主,朱迅一直深得家人寵愛,
她在家裡排行老三,小時候經常跟在姐姐身後,
兩位姐姐就習慣叫她“三兒”。
她的父親是新華社副總編輯,母親是老師,
在文化家庭長大的朱迅除了生活條件比同齡人好,
她受到的教育也比很多人要早一些。
父親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出差,
母親則一直跟在父親的身邊,
他們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
照顧朱迅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姥姥的身上,
朱迅跟兩位姐姐都是姥姥給帶大的。
可能是受到父親的影響,
朱迅也對新聞方面産生了濃厚興趣,
她14歲的時候就接觸到了節目主持,
主持的是央視少兒頻道的《我們這一代》這個欄目。
沒多久她又被知名導演田壯壯相中,
拍攝了《搖滾青年》這部影片。
無論是主持節目還是拍攝電影,
朱迅都表現得非常好,
得到了業界人士的認可和支持。
朱迅原本打算報考電影學院,
可她想到自己小時候幾乎沒有跟父母生活過,
她的父母當時都在日本工作,
她就想報考日本的學校,
這樣就可以多和父母在一起,
彌補自己心裡的遺憾。
最終她還是放下了考電影學院的想法,
決定去日本留學,和父母團圓。
對于朱迅的到來她母親卻表現得很平靜,
不僅沒有朱迅想象中的那麼期待,
反而還向朱迅提出了幾個“苛刻”的要求。
她媽媽表示:“你可以來這邊留學,
可我隻負責你第一個學期的學費,
後面的學費以及生活費之類的你要自己想辦法。”
媽媽的這番話如同把一盆冷水從頭上澆了下來,
朱迅完全沒想到,作為自己的親生媽媽,
對方竟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而且還是在異國他鄉。
盡管她已經不想去日本留學,
可當時已經錯過了考電影學院的機會,
她隻能硬着頭皮去了日本。
1990年,朱迅去到了日本,
因為生活費和後面幾年的學費都要她自己負責,
她課餘時間都會去做各種兼職。
一開始因為人生地不熟,她找不到好的兼職工作,
還接了打掃廁所的工作,
後來又給餐廳洗盤子、做服務生、發傳單等等,
這些她都熬了下來。
屋漏偏逢連夜雨,
要靠自己掙生活費的朱迅去到日本沒多久
被檢測出患上了“血管癌”,必須要盡快進行手術。
當她把這件事情告訴自己的母親時,
等來的卻是對方的不為所動,
朱迅做手術的時候,
前後兩次手術母親一共隻來陪了她半個小時,
在她的病床枕邊上放了半塊西瓜就離開了。
當時獨自一個人在醫院抗癌的朱迅,
還僅僅隻是一個17歲的小姑娘。
為什麼朱迅的媽媽要這樣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呢?
難道她當時經濟有困難?
不不不,朱迅的媽媽當時在日本是一位受人尊重的老師,
收入頗豐,生活質量也沒得說。
至于她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的親生女兒,
我們并不知道,就連朱迅自己也沒法理解,
這件事情後來成了她和母親之間的關系鴻溝。
出院後,朱迅還是和之前一樣一邊上學一邊兼職掙錢,
1993年,已經在日本留學三年的朱迅,
憑着清純可人的氣質和紮實的主持功底進入了日本廣播協會。
和她14歲在國内主持節目一樣,
朱迅進入日本廣播協會沒多久就成了台裡的佼佼者,
日本觀衆非常喜歡她,她很快就在電視台發展得風生水起。
在朱迅的事業方面有了起色時,
病魔再一次找上門來,
不過這一次患病的不是朱迅,而是她的母親。
朱迅的母親患上了白内障,
她是從父親打來的電話中得知這個消息的,
父親想讓她陪母親回國做手術,
這就意味着朱迅要放棄在日本的事業。
盡管朱迅之前一直對母親的種種所作所為心有不滿,
可畢竟血濃于水,她果斷地放棄了事業,陪母親回到了北京。
在母親做手術的那段時間,
朱迅把母親照顧得無微不至,
她還趁着空餘時間參加了央視主持人評選比賽,
以第一名的好成績成功進入了央視發展。
由于她之前的主持風格跟國内完全不同,
她剛進入央視那幾年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态,
通俗點說就是打雜的狀态。
這段時間裡,
朱迅除了事業方面沒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她還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親人。
朱迅回到國内發展沒多久,
她的父親就患上了癌症,
相比母親她的父親一直對她很好,
除了因為工作原因缺乏對朱迅的陪伴以外,
幾乎盡到了父親應有的責任。
父親患上癌症後,
朱迅一直在父親跟前忙前忙後,
同事王志看到她一個女孩子過得這麼辛苦,
幫了她很多忙,這一來二去的,
兩人便慢慢摩擦出了愛情的小火花。
相比朱迅,王志雖然也是央視主持人,
可他的家境很普通,知名度和人氣也沒有朱迅高,
和朱迅相比就是個“窮小子”。
可朱迅卻不在意這些外在的東西,
她從小沒有感受過父母給予的太過溫暖,
遇到一個願意百般對自己好的人,
她自然也願意死心塌地的跟着對方。
2004年,朱迅和王志終于結婚了,
除了收獲幸福以外,朱迅這時候的事業也發展得越來越好。
可誰也沒想到,17歲就戰勝過癌症的朱迅,
結婚三年再次被癌症糾纏上了,
這一次她患上的是甲狀腺癌,
想徹底治愈需要把聲帶切除。
聲帶對于一名主持人來講是很重要的,
這影響到主持人的聲音好不好聽,
也意味着朱迅很可能因此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但沒辦法,為了健康她隻能這麼做。
這一次朱迅很幸運,
把聲帶切除後她成功戰勝了甲狀腺癌,
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治療和康複工作,
她的聲音也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和她不同,她同樣患上癌症的父親在她結婚六年後離世了,
這一度差點讓朱迅患上了抑郁症。
之後沒多久,朱迅的母親不忍心再待在這個傷心地,
也決定去加拿大生活。
對于母親狠心放下自己一個人跑去國外生活,
朱迅是這麼說的:“她每次都毫無顧慮的向前走,
就好像有什麼東西在前面指引着她一樣,
她對身後的東西,好像沒有任何留戀。”
後來得知母親一個人在國外做飯時,
經常因為忘記關火而引發火警,
朱迅就想讓母親回來跟自己住,
結果母親卻怎麼也不願意。
後來朱迅還在節目中哭着說:
“她甯願自己住在老年公寓也不想和我住一起,
我認為她是我心裡的痛,是我打不開的一個心結。”
而沒有得到母愛的朱迅,結婚後在丈夫家卻得到了。
朱迅的老公王志是湖南衡陽人,公公婆婆也是湖南人,
和老公結婚後,朱迅一直和公公婆婆相處得非常好。
好到什麼地步呢?
和公公婆婆生活的十幾年來,
朱迅從來不嫌棄公公婆婆,
甚至還因為不想浪費吃婆婆的剩飯,
她的公公因為腦溢血癱瘓在床多年,她也一直悉心照顧。
朱迅的婆婆也一直将她當親生女兒來看待,
用朱迅婆婆的話說就是:
“和朱迅生活了十幾年,我們婆媳之間從來沒有吵過架和鬧過脾氣。”
沒有在親生母親那裡感受過溫暖的朱迅,
終于在夫家體驗到了什麼叫母愛。
嫁給王志的這麼多年來,
朱迅做好了作為媳婦的本分,
在外人看來,她完全就是一個“模範兒媳”。
而一直對母親心有芥蒂的朱迅
後來和母親參加了一檔叫《夕陽紅》的節目,
在節目中,她向母親問出了在自己心裡困擾多年的念頭:“媽媽,你愛我嗎?”
直到這時候,她的母親才第一次向朱迅袒露心扉,
其實她的母親并不是不愛她,
當年朱迅做手術隻待了半個小時,
是因為單位隻給了半天的假期。
朱迅的父親離世後,
她一個人在國外獨居是不想打擾女兒們的生活。
聽完母親的話之後,
朱迅才終于明白母親的用心良苦,
因此才有了後來在《你好,生活》中隔空喊話母親讓她回來的那一幕......
朱迅的這一生是過得非常精彩的,
事業一路順暢,早年雖然沒有得到想要的家庭溫暖,
但結婚後她備受夫家寵愛,這也算是一種彌補。
如今48歲的朱迅事業和家庭雙豐收,
要說唯一的遺憾,估計就是希望獨居在外的85歲母親
能夠回國跟她一起生活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