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練習需遵守“九要”,身形要中正,筋骨要撐圓,要保持形意拳之體(龍折身),使之定型,就如同坐在椅子上一樣,站樁打拳皆是如此。
塌腰和坐胯是一對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兩點做不到位,其他的無從談起。要做到坐胯首先腿部力量要強大,固本需強根,這是一般的常識。胯坐到位了要把腰塌出去并非易事,你不懂其中道理怎麼做也不會理想,使用蠻力還會損傷腰椎。
這裡邊有一點特别重要,那就是尾骨尖前扣(前伸),腰部微微後撐即可,這兩組力要均勻,協調。其外形就如同狗在恐懼時把尾巴加在兩條後腿中間一樣。做這個動作時,臀部需收斂,此時也就做到了提肛,這是自然而然的事,不可用力,輕提即可,做到這點,腎髒精氣就會充盈,這與中醫理論不謀而合。同時腹部松開不可緊,務必使得呼吸自然,漸漸地達到深長而直入丹田。
萬法皆有竅門,不理解其中内涵會顧此失彼,疑惑叢生。
胯坐不下去,塌腰就是空談,塌腰屬于九要之一,是檢驗一個人基礎紮實與否的标準。聽很多人談起塌腰,有的說腰往前頂;有的說腰往後頂。
真正做好塌腰并不容易,如果腿部力量不強,胯坐不下去,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塌腰。我們自然站立時撫摸腰部是往前塌的。而我們坐在沙發上,身體放松時撫摸腰部是向後自然弓處的,這就是塌腰的形态。
有人問三體式胯部要坐多低,我認為這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最好是腰部能夠在放松的基礎上自然向後塌出。否則全身骨骼筋腱不會撐圓,何談四正八柱?
隻有做到了塌腰,腹部才能放開,内氣才能中和。而胯部放松了,重力達到了後足跟,才能叫上下貫通,練拳時才能做到周身穩固,蓄勢如拉弓。
可見坐胯與塌腰本是互相制約的一個整體,胯坐不下去,根本談不上塌腰。
塌腕在形意拳細節中至關重要。塌腕舒指,塌腕并不是手掌揚起或平伸,而是指手腕有意識地下沉,要做到手臂撼不動,必須懂得塌腕的内涵。
也談提肛,提肛屬于九要中的“提”,屬于站樁中重要的技術内涵。為啥要提肛?從中醫學角度來講,提肛可以使腎髒精氣加強,而腎髒是精氣貯藏的倉庫,隻有腎髒精氣飽滿,方可運化全身,使人體健康,充滿活力。
練習形意拳中的提肛用意就在于此,所謂提肛,就是輕提谷道,用意不用力,同時斂臀,塌腰,尾骨尖在垂直的基礎上略向前伸。
隻有真正做到提肛,在站樁的過程中才能精氣充沛,腎髒精氣充盈了,才能往丹田轉化,修為内功才會有所進境,故此練習站樁一定要掌握規則,不能盲目練習,方可少走彎路。(本文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