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者:胡友生 研究生 高級工程師
著作權說明:
本著作權歸屬著作者胡友生(網名:胡同友鄰)所有,未經作者授權允許,不得作任何商業用途,如需轉載、摘編請注明作者及其來源。
(注:圖片與文字無關聯)
15、渾水摸魚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隻有渾水裡才能摸到魚。渾水摸魚也可作“混水摸魚”,是《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第二十計,原意是指在混濁的水中,魚會暈頭轉向,或比喻魚塘有魚則是渾濁的,好乘機摸魚,其含義是可以得到意外的好處。比喻趁混亂時機獲得不正當的利益;此計應用于軍事,是指當敵人混亂無主、或無人指揮時,一種乘機奪取勝利的謀略。
在現實生活中,使用不正當手段渾水摸魚,借此來獲得不當的好處、利益,這樣的“渾水摸魚”便是貶義詞了。花言巧語,原來沒有的東西,硬說成是有,故意以某些表面的聯系,說成是事實的内在,如有些人實則是自己不小心丢了錢、物,以在場人都有嫌疑這種詭辯邏輯觀點為借口,肆意歪曲事實,陷在場的所有人于尴尬、窘迫之境地。
在生意場上,或購買一些大型商品、貨物,如商品房,商家常常以偷換概念這種詭辯邏輯手段将實際的“訂金”改寫成“定金”。衆所周知的原因,在《合同法》就規定了這種“定金”的性質,若在沒有完成商品交易是不予以退還的。這就是采取了渾水摸魚手法将“訂”改寫成“定”,以這種同音不同義的詞語來蒙蔽、欺騙消費者。
好多人都有可能遭遇市場或街邊小商店、小商販的伎倆,當你在采購商品時,可以讓你随便挑選,其實在小商販隐蔽的地方早準備好了相同大小的另一袋商品,你挑選好的那一袋拿給他稱時,隻要你一轉眼、或趁你一不留意很快就被調包了,這就是渾水摸魚。
近些年已經報道了好幾起偷換别人錄取通知書和冒充他人上大學的案例,考生明知道自己的成績無法考上大學,便利用機會,行“渾水摸魚”之行徑,偷換他人身份上了大學。有企業主管或管理領導,自己沒有本事,好多的事情做不來,如無法完成設計方案、計劃任務書、總結報告等,他們隻好央求下屬幫助完成、或是将同事做好的方案占為己有、或一字不差偷抄寫别的企業計劃書或方案書,将别人的成果占為己有,隻要能蒙混過關,向上面完成交差,這種“渾水摸魚”也就成功了。
有些人不思努力,卻又想成功,于是乎隻有投機取巧、渾水摸魚了。在現實生活、學習、工作中,很多人都在鑽政策的漏洞、鑽法律的空子;更有甚者,有人還将這種“渾水摸魚”手法詭辯成一種生存智慧,如論文抄襲、身份造假、年齡造假、學曆造假、資曆造假,現在好多單位,任務完不成造假、統計數據造假、項目工程驗收造假等等,這種“渾水摸魚”手法一旦被管理部門發現,詭辯邏輯就出來了,有些想用金錢解決,有人則詭辯成生存無奈,或将責任往上推,認為上面形式主義多種多樣,逼迫我們造假,不得不“渾水摸魚”。
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有些人趁機使用“渾水摸魚”這種詭辯邏輯手段來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詭辯論者還認為,在一個完全良性的社會環境、結構中,任何的“投機取巧”、“渾水摸魚”都是不容易的,隻有打破了這種環境、結構你才能有機會達到自己的目的和結果,詭辯論者有時還非常自豪地将這種毫無理由的常識說成是生活道理。
有些人好事情做不來,自然而然就去做一些“渾”事,自己沒有本事,沒有參加過項目研究、或沒有參與項目方案設計,看見别人要出來成果、有著作,便仗着自己的權力,順手加上自己的名字,“渾水摸魚”撈取成果。撈取成果後還誇誇其談,說自己如何如何努力、如何如何付出等,這就是詭辯論者行“渾水摸魚”詭辯邏輯的最無恥行徑。
值得注意的是“渾水摸魚”與“濫竽充數”好有一比,兩詞語似乎有異曲同工之義,他們同義的是同樣是沒有本事,同樣是通過詭辯邏輯思維、手法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合理的注解,他們都是通過卑鄙、無恥、拙劣的手段為個人撈取利益、名譽、資本。
同“濫竽充數”一樣,詭辯論者一直在行使“渾水摸魚”等詭辯邏輯思維、手法欺騙大衆,這種詭辯邏輯行為告訴我們三個道理:一是行騙者無所不在;二是管理不到位,就會有人鑽空子;三是有真才實學、有真本事的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不會去渾水摸魚。
點擊長按識别二維碼,關注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