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數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數學教案認識三角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8 16:16:58

《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學生對幾何圖形的認識是通過操作、實踐而獲得的。因此本節課的設計着眼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三角形概念以及特性。由于本節課的兩大難點:一是三角形穩定性的本質是什麼?二是三角形的高的認識。因此采用慢鏡頭與快節奏相結合的策略。

[設計思路]

認識三角形的教學是一堂概念課。設計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設計活動充分體驗,準确把握概念的本質屬性。

2.采用慢鏡頭與快節奏相結合的策略,在學習重難點上下功夫。

本節課教學設計的概念較多,如果平均用力的話,勢必會造成蜻蜓點水的現象,因此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那些他們已經會的或自己能學會的知識,就可以快節奏,而在概念形成的關鍵點和學生學習的困難處,教師要引導,這就需要慢鏡頭。教學中,應以學倫教,采取慢鏡頭與快節奏相結合的策略,真正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教學内容]2011課标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33頁。

[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義,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并會在三角形内畫高。

2、過程與方法:學會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獲得

的學習方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操作的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在小組合作、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團結協助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三角形穩定性的本質。

2、認識三角形的高,并會在三角形内畫高。

[教學準備]課堂小研究、帶連頭的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了解認知,引發三角形的概念。

1、讓學生舉例說一說生活還有哪些地方見到過三角形,以生活中圖的形式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讓學生找一找,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

2、提出問題:什麼樣的圖形是三角形?

3.學生描述三角形的定義。

①(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學生找出定義中的關鍵詞,描述“圍成”的含義。

預設:“圍成”就是每相鄰線段的端點相連。

②并指出三角形的三條邊、三個角和三個頂點。并指一指每個頂點所對的邊。為後面畫高打好基礎。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原有的認識,通過畫三角形的過程,讓學生理解概念中的關鍵詞,并運用反例使學生的語言逐步規範,提升學生的理解。

二.交流三角形穩定性的本質。

1.通過預習三角形還有什麼特性?出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2.用實驗的方法驗證三角形的穩定性。

(1)用三根小棒搭一個三角形試一試

(2)讓學生分組找一找,有沒有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然後采用重疊的方法揭示三角形穩定性的本質。隻要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确定,那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完全确定,從而體驗三角形穩定性的本質。

(3)用四根小棒搭一個四邊形,看可以搭多少個不一樣的四邊形?再拉一拉,看能不能拉動?

(4)教師出示一個活動的四邊形,請同學們想想辦法将它固定。

3.說一說三角形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設計意圖]三角形的穩定性“拉一拉不易變形”隻是三角形穩定性的一個外在表現,對三角形穩定性的正确解讀應該是三條邊的長短确定了,那麼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也就确定了。

三.認識三角形的高,并嘗試畫三角形的高。

1.通過預習生說一說三角形高的定義。

2.指定一名學生在黑闆上畫出銳角三角形的一條高,并讓演示的學生說一說畫高的過程,教師演示如何畫高。

強調三角形的高是一條垂線,同時還是一條線段,所以三角形的高是一條垂直線段。

3.每位同學嘗試在練習紙上畫出指定BC為底的高,并進行檢驗。

數學教案認識三角形(四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1

通過此操作,讓學生更清楚三角形的高的含義。

在這個銳角三角形中畫出其他的高,想一想三角形能畫幾條底高?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通過直觀感知認識銳角三角形的高,再層層深入,引發認知沖突,在不斷的思維活動中達到對高的完整認識。

四、全課小結

五、闆書設計

認識三角形

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

三條邊長度确定

三角形的形狀、大小就确定

具有穩定性

B

A

C

數學教案認識三角形(四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