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主要是對時間的認識和了解,讓學生對時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裡邊有鐘表,需要學生認識。但是部分學生對鐘表,手表這些帶有時針分針的表類不熟悉,甚至不能夠準确地讀出時間(電子表一類的除外),這就需要在講解之前對鐘表的表面上的12個數字和時針分針秒針之間的關系對學生做一個簡單的講解。
首先,時分秒屬于時間。那麼什麼是時間?拿學生身邊的例子,村裡的某位老太太98歲去世了,98歲也就是98年,也就是說這位老人從出生到去世這中間過了98年。所以說時間就是生命。
簡單地說,每天早上七八點起床,中午十一點多放學,下午五六點放學,晚上八九點睡覺。這些都是時間。每節課40分鐘,課間10分鐘。吃飯半小時左右,這些也是時間。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你過一天。别人也過一天。你過一年,别人也過一年。
對時間了解了,下面講時分秒,什麼是時分秒?它屬于時間的一種單位,就拿剛才村裡面某位老太太98歲去世來說,98歲也就是98年,那麼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天(一般情況),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分,一分鐘有60秒,也就是說時間單位由小到大分别是 “秒,分,時,天,月 ,年……”今天學習的就是關于時間單位的三種情況。
觀察鐘表,表面上有12個數字,這12個數字把鐘表平均分成了12份,每一份稱之為一大格(每相鄰兩個數字之間就是一大格)每一大格又分成了5小格,一共12大格所以算下來鐘表上一共有60小格。鐘表上面有三根針(時分秒針),最長最快的是秒針,第二長的是分針,最短的是時針。秒針一次走一小格(一秒),走一圈60小格(60秒)。此時分針走一小格(一分)所以得出60秒=1分鐘。同樣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分針轉一圈(60分)時針走一大格(一小時)得出60分鐘=1小時。這是他們之間的關系。
關系清楚了,接下來說說如何認識鐘面上的時間。簡單來說,時間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整點(比如八點整,九點整,十點整)這種情況是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點整。第二種是幾點幾分這種,像這種幾點零幾分這種,先看時針,假如時針在4和5之間說明不到5點也就是四點多。多多少?看分針,分針指着1就是5分,指着3就是15分,指着9就是45分(用分針指着的數字乘以5就是幾分)。
第二種認識時間(幾點幾分這種)比較複雜些,個别學生容易出錯。總結起來先看時針,順時針方向,看時針已經過了哪個數字,比如說時針已經過了8,還沒有到9說明就是8點多。然後再看分針,綜合得出的就是幾點幾分。
最後一個問題,一秒有多長?眼睛眨一下所用的時間(正常那種眨眼睛)為了練習這種頻率,可以拿出秒表(手機上就有)點擊開始秒表,然後閉上眼睛在心理默念1,2,3,4……數到10或者15睜看眼睛看看跟準确時間有多少差距。是快了還是慢了,多次練習然後找出自己的問題即可。
本人教育界小學生,隻是把自己教學中的一些個人經驗與大家分享。說的不合适的地方請同行前輩多多批評。您的關注是對小河最大的鼓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