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張阿姨,一年前發現自己下身有脫垂物,下蹲後能夠明顯感覺到有一腫塊,大概有蛋黃大小,随着病情的進展,半年前出現尿頻、尿不盡、漏尿。
出現這樣的症狀,對于大多數女性而言是一種“難言之隐”,對家人也很難開口,認識也不夠充足,這就導緻病情一拖再拖,并不斷加重,這位張阿姨就是這樣拖了一年多才到我院就診。
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症狀的患者,一開始并不知道要挂什麼科就醫,有去胃腸外科的,有去泌尿科的,還有去做腸鏡的,在這裡告訴大家,出現如張阿姨的症狀要及時挂婦科就醫。
張阿姨經檢查後,确診為膀胱脫垂II度,子宮脫垂I度。明确病症後,建議張阿姨住院治療,并進行盆底重建術,和張阿姨及其家屬溝通後都表示同意。
相較于傳統手術,盆底重建手術及過程,是利用陰道這一自然腔道進行手術,腹部沒有額外的切口,術後恢複很快。一般當天就可以活動,術後3天就可以出院了。
而且是由“中國盆底學之父”——童曉文教授主刀,手術成功率将大大增加,對患者的損傷也會比較小,恢複起來自然也就比較快。
由于童曉文教授家住上海,秉持着為太原人民,乃至整個山西人民謀福,我院與童曉文教授達成長期合作的關系,童曉文教授每月會定期來到我們太原人民醫院坐診,解決女性這方面看病難的問題,對于患者而言也就不用再跑去外省就醫了,免去了諸多不便。
本文的張阿姨經過童曉文教授治療後,已經擺脫了子宮脫垂的問題,排尿變得正常了,沒有再出現漏尿的尴尬,睡眠質量也得到改善,精神狀态更加好了。
子宮脫垂常見于40歲以上的女性,這可能因為随着年齡增長,盆底器官衰老越來越快,盆底功能障礙也會随之加重,膠原蛋白的流失和組織的韌性和彈性變差,會使盆底肌力支撐作用變弱,從而導緻子宮脫垂發生。當患者進入絕經期時,其體内的器官及其功能逐漸退化,40 歲以後子宮脫垂的發生率會随着年齡的增大而升高。
因此随着女性年齡增長,應當注意對盆底功能的鍛煉及保養,并做好積極預防工作和檢查,及時發現子宮脫垂的早期症狀并及時治療,防止子宮脫垂的程度加大。
#子宮脫垂的治療##健康科普大賽##太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