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0萬畝地農田受災?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水來了!水來了!”在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巴河鎮馬崗村,村民們正加緊用水泵從港道取水灌溉自家農田,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湖北200萬畝地農田受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水來了!水來了!”在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巴河鎮馬崗村,村民們正加緊用水泵從港道取水灌溉自家農田。
在他們身後不遠處的桃花潭泵站,一台大型水泵正在“轟轟”地運作從巴水河抽水上來,抽水流量可達到每秒0.6立方米。
自出梅後,一個多月以來,浠水縣持續晴熱高溫少雨,旱情嚴重。為抗擊旱情馬崗村黨群同心,不等不靠,主動作為,提河水、壓渠水,千方百計調配水源,确保農業灌溉需求,讓6000餘畝農田“止渴”。
辦法一塊兒想 事情一塊兒幹
6月上旬起,受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部分農田開始出現旱情。
馬崗村現有耕地面積2356畝,正值中稻生長期,看着稻田裡急等灌溉的水稻,村兩委不等不靠,立即行動召開黨員群衆代表大會,經過充分讨論,決定采用抽河水、引渠道的方案引水抗旱。
6月14日,由5名黨員、3名群衆組成的抗旱小分隊頭頂烈日,脫衣下河安裝進水管道,将村裡現有的水利抗旱設備組裝起來抽取巴河水。黨員群衆自發參與除草、清淤、通渠。
6月15日,水泵安裝完成,開始取水灌溉,直至6月20日,共灌溉農田600多畝,緩解了農田旱情。
“抗旱也不是哪一家的事,我家種了7畝中稻,引水灌溉大家都受益,我就是來盡自己一份力。”參與水泵安裝的5組村民白明志說道。
66歲的老書記明自濤和68歲的老黨員張系貴主動請纓,将床褥搬到泵站旁,兩張木闆床,兩頂蚊帳,一台電風扇,每天24小時值守,定期查看水泵運行情況。
“我是個老黨員,也懂一些機械和水泵安裝運作,這個時候肯定要站出來做點事。”明自濤說。
9個村受益 6000餘畝農田“止渴”
雖然灌溉問題暫時得到解決,但高溫少雨天氣仍在持續,後續,馬崗村根據本村旱情和群衆實際需要陸續組織了2次抽水抗旱。
8月4日,随着旱情進一步擴大,全村已有1000多畝農田受旱,河水水位下降到低于曆史同期最低水位,泵站輸水管道長度不夠。“這麼多年都沒見過這麼低的水位。”在桃花潭泵站旁,村民感慨。
難道眼看着田裡的莊稼無水灌溉?村兩委當即決定,由村裡出資,投入2萬餘元購買進水管、輸水管等配件設施。
抽水不到兩天,水位進一步下降,水泵需再次進行改造安裝,然而安裝位置已超過泵站滑道吊裝位置,兩側都是山體,車輛無法進入,蔡鐵牛又發了愁。
由于人工無法移動機組,最終,在巴河鎮的指導下,村裡組織人員機械從平台一側修建一條道路,用挖掘機将泵站機組移置抽水平台安裝。
馬崗村所在的西洋大畈,有3000多畝水稻正值含苞期,急盼解決灌溉難題。馬崗村桃花潭泵站抽水到西洋大畈,除灌溉馬崗村外,還涉及下遊新華村、精華村等8個村。
“目前在馬崗村是一級取水,然後再二級取水灌溉到下面各個村落。泵站目前已經運行了4天,預計再過四、五天就可以灌溉到西洋大畈的所有9個村。”巴河鎮水利站站長張漢兵介紹。
在巴河鎮西洋大畈,汩汩清流順着港道向前湧動,滋潤着沿線農田。(文/方俊、楊歡 圖/李夢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