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574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七七@Cindy七七, 1989年出生的山西人。本應是公主命卻為父母婚姻買單,過得比灰姑娘還慘!畢業後,遇到無良領導設局,我被迫辭職。
一氣之下,激發我叛逆細胞,跑去築夢演藝圈。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有人脈資源,還自命清高不想被潛規則,非常迷茫絕望。
不曾想,柳暗花明又一村,30歲步入大齡女青年行列之際遇到生命中的他,義無反顧地嫁給他。
原來,原生家庭的創傷,終會遇到一個人為愛救贖。
(輕輕的一個吻,已經打動我的心)
我出生在一個殷實家庭,但是父親性格大男人主義,母親也不是忍聲吞氣的人,他們經常因生活中雞毛蒜皮的事吵起來。先動口,後動手,最後是一屋的狼藉做收尾。
我常常站在餐廳裡,腳下是被掀翻在地的飯菜,淚光中他們在激烈地厮打着,一拳一拳地落在對方身上。我嚎啕大哭,嘶啞喊着:“不要打了,你們不要打了。”
可惜無人理會。
争吵過後,父親數落母親的不是,類似PUA般地讓我認同他的觀點,并希望我去指責母親。我如有反抗,他就咬牙切齒地說:“如果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媽離婚了。”
聽到這一句話我像被扔進冷庫,全是涼飕飕,寒意四起。我害怕父母離婚,隻能收起小孩的性子,兩邊哄着,希望他們和好如初。
(他的鏡頭裡面,我笑得最燦爛)
母親看到年幼的我,哽咽地說:“如果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也許當時她确實因為我,而不得不忍受回頭。
這句話像是結案陳詞判定我的“過錯”。小時候,我一直覺得他們是非常愛自己的,所以才能忍受着不堪的婚姻,為我營造一個完整的家庭。
他們為我犧牲如此大,讓我有一種罪惡感。
為了減輕這種感覺,我小心翼翼地讨好他們,在家不敢大聲說話,甚至不敢放聲笑,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引起一場争吵。
上學時候,同學們提出到我家玩,我一定要先問過父親同意,然後又問母親,才敢把同學帶回家。可他們總是當着同學的面直接冷着臉說:“一個小時都過去了,你們不用寫作業嗎?”
(他給我的驚喜,用心哄你的男人從來不缺時間,就看他願不願意)
我忍住難堪把同學送走,從同學的臉色中能感受到氣氛的冷場,漸漸地沒有同學到家裡玩了。在學校裡我也慢慢地沉默了,在最天真無邪的年齡,我卻如同一隻蝸牛,背着重重的“枷鎖”活着。
這也不算最糟糕的事,同學們隻是知道我的父母嚴厲,但後面發生的事卻把我最後一層遮醜布撕了下來。長期累月的争吵,他們最終鬧分居,母親回到姥姥家生活。放學回家,我都不能見到母親。
父親也沒有因母親離去而快樂。他依然性格暴躁,在我身邊喋喋不休地數落母親的不是。我實在不明白如此厭惡對方,對方離開不應該是歡天喜地嗎,為何還是放不下呢?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常常抱着被子流淚,感覺自己被抛棄了。父親隻希望我站在他這一邊,同仇敵忾對抗母親,從來不考慮過我的心理需求。
(坐在精心布置的愛心中,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就在我默默難過時,事情出現了轉機。有一天,上課時間,突然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教室門口,我眼睛一亮,是母親!
她跟老師說讓我出一趟教室,說完她看着我,我從她的眼神中讀到了思念,心裡樂開了花,原來母親沒有抛棄自己。
為了躲開别人的視線,我們在學校一條臭水溝旁邊相聚。酸臭味一點不影響心情,我抱着母親痛哭,問她什麼時候能回來。母親安慰一下我,留下禮物就離開了。
因為母親還是愛自己的,我懷着甜蜜的心情愉快地度過下午,但這一點快樂很快就被打散了。父親發現書包禮物,他把我叫到跟前,手指着禮物,生氣地質問我:“她是不是到學校找你?”
我下意識地低下頭,想隐瞞過去。但是我的沉默引起了他更大的火氣,他連聲質問我為什麼還要與母親接觸。
(我們騎行進西藏,在米拉山時,躺在雪地上,開心地笑)
在父親的咆哮中,我無聲地流着眼淚。哭是最沒用的,但除了哭自己什麼也做不了。我不明白他為什麼要罵母親,也明白了為什麼母親要選擇在上課時來找自己,因為她怕放學時會遇上父親。
我就在這奇怪的時間裡與母親偷偷地相見。雖然多數時候會被父親發現從而導緻一頓罵,但對母親的渴望讓我心甘情願忍受他的怒火。
還好我的成績不錯,老師也不介意我常常上課跑出去。但是這個不同尋常的行為引發其他連鎖反應,把我推入人生低谷處,讓自己一度自卑到快沒有朋友。
母親常常在課堂上找我的事慢慢傳開,全校師生很快都知道原因。九十年代初,大家對離婚還存在偏見,認為離婚是一件難堪的事情。
隻要母親一出現在教室門口,不等她開口,老師就喊我出去。教室先是一陣寂靜,同學們用看好戲的眼神,偷偷地打量着我。
(現在的我,越來越愛臭美了)
随着我離開座位,他們開始竊竊私語,“看,她媽媽又來了。”“她爸爸媽媽要離婚了。”這些言語如同毒蛇吐芯子般,在我身後嘶嘶響起。
回教室時,我在全班人目光下我硬着頭皮坐回座位,挺直腰闆,裝作認真聽課,目光盯着黑闆。其實心裡已經敏感地察覺出同學嘲笑的表情。
我舍不得與母親相處的片刻愉快時光,又不懂向誰訴說其引發的難堪場面,隻能讓自己故作淡定,沉默寡言,獨來獨往。
十多歲的花季少女,我内心深處十分渴望友誼,可又自卑又害怕别人會嘲諷自己。所以,我隻能用羨慕的目光偷偷地看着他們一起玩遊戲;眼睛盯着書本,耳朵卻豎起來聽他們聊天。
最後母親還是回來了。我既高興又内疚,開始真的覺得都是因為自己,他們才忍受對方繼續生活在一起。
我變得更加懂事更加聽話,不敢違背他們任何意見,希望用自己的乖巧讨好他們。
(在桂林時,他熱衷于給我拍相片,我穿的衣服就是那件髒衣服,後面還破了,是他幫我縫好的。)
可是我的懂事并不能減少他們的争吵。他們依然水火不容,三天兩頭吵一次,原因也各式各樣,好像除了争吵他們就不會用言語溝通一樣。
家裡時不時“戰火連天”,學校同學裡無意地排斥,這種日子非常壓抑,我開始産生逃離的念頭。
我努力學習考上了市高中,開始寄宿生活。這裡大家都不了解自己的家庭情況,讓我稍稍安心不少。
随着心理成熟,我也明白一個道理,即使自己再優秀也不能改變父母的相處方式。相比害怕他們離婚,我更加不懂該選擇跟誰生活。
别人父母為了不影響高中孩子學習,都會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我家卻截然相反,吵架鬧離婚從來不避忌我,可還不等我琢磨透該跟誰,他們又鬧出一個讓我措手不及的事。
(騎了135天,5000多公裡的路,我終于騎到布達拉宮下,激動地哭了。)
高二時我發現媽媽又不見了。詢問爸爸時,他吱吱咕咕、含含糊糊地說:“你媽媽生病了。我追問得了什麼病?在哪個醫院治療?”他不耐煩地說:“就是生病,小孩子要知道這麼清楚幹什麼!管好自己,好好學習去。”
那是母親,我能不着急嗎?可是他都沒有告訴我答案。直到七八個月後,在校門口我看見姥姥,她說帶我去一個地方。路上我問她:“要帶我去哪裡?”她說:“到了你就知道。”
直到走到醫院樓下,我才明白她應該帶我見母親。
盤旋在心底已久的疑惑馬上就要得到答案,我心裡緊張到胡思亂想。猜測會不會像電視劇所演的那樣,是臨終前的最後一面呢?想到這裡我心不由得砰砰跳起來,甚至想逃避。
我站在到了病房門口,看見媽媽躺在病床,心裡不由地想哭。
就在這時候,姥姥突然往我懷裡塞了一個“東西”,說:“這是你弟弟。”
(手牽手,我們一起走,一直走到天荒地老。)
我猛地回過神,低下頭,愣愣地看着懷裡的小家夥。才明白過來,原來媽媽所謂的生病是生孩子。我掀起眼皮打量媽媽,她雖然虛弱,但整體精神十足,心才真正放下來。
我剛才被緊張的情緒籠罩着,忽視了周圍的環境,這是婦産科病房。離開醫院後,我在想會不會因為自己是女孩,所以他們才會經常吵架呢,弟弟的到來會讓他們改變吧?
想到這裡我不由停下腳步,看着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馬路。城市的夜,燈紅酒綠,斑離繁華,而我是孤獨和窘迫地裸露在生澀的空氣中,多餘得像個笑話。
事實證明我是錯誤的,弟弟的到來也改變不了什麼,反而多了一個像我這般被原生家庭所困擾的人。失敗的夫妻關系就是一場悲劇,每個配角都不能改變其最終結局。
(到達目的地,我們哭過後,最終還是笑了!能堅持騎行去西藏,我們都是好樣的。)
高考成績出來後,父親因為學校不在北京又離家遠,逼迫我複讀。我心裡已經十分厭倦這生活,想逃離更遠,奈何克服不了唯命是從的習慣,默默的接受這樣的安排。
父親對北京執着是因為北京退休金高,所以他計劃是讓我考研,然後戶口落在北京。可北京又豈是普通人,說落腳就落腳的地方。
雖然抗拒,可我沒有勇氣對他說不。人沒有内驅動力,單純靠外人逼迫前進是難取得成功,我兩次考研都以失敗告終。
後面父親安排我到一家單位上班,要求我一邊工作一邊準備第三次考研。也是這次工作經曆激發我人生第一次反抗父母的勇氣。
到單位不久,我就感到若有若無的排擠,像小時候被同學孤立的感覺。領導明知我身體不舒服,安排出差,出差回來卻告知我是曠工。找他說明情況,他輕飄飄地說:“我記不起來了。”
(求婚全景,嘿嘿,滿眼都是回憶。)
上班如上墳,可我不敢辭職,因為這是父親安排的工作。事情出現轉折是在距離考研前兩個月,領導說放我兩個月長假,讓我安心備考。事出反常必有妖,年輕不明白這個道理,我還傻乎乎的感動。
一周星期後,人事打電話說因為我連續無故曠工滿七天,違反公司規定,讓我回去辦理離職手續。聽着電話裡面冷冰冰的聲音,鋪天蓋地的氣憤感從腳底竄到腦門,我艱難地在嗓子眼裡吐出“好的”兩個字。
離職後,我發現自己的人生就像木偶人,牽線人就是父母。
年幼時認為自己是導緻他們不幸婚姻的禍根,努力讨好他們,不敢反駁他們任何一件事。現在我突然不想再做乖乖女,想打破這樣唯命是從的日子。
考研結束後,我連分數也懶得查,對父母說想去學藝術。他們極力反對,可我吃了秤砣心非去不可,最終母親同意了。
(估計他内心十分得意,騎行真是十分艱辛!)
我像脫了缰的馬兒重返北京,報了兩所電影學校的課。因為是成教性質,所以畢業并不難,更何況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再苦也是甜的。
畢業後我開始混迹在演藝圈子中,各種跑龍套。這圈子就是一個大染缸,形形色色各路人馬。
我抱着混出成績證明自己的決心,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無人脈背景又不願意屈服一些潛規則。
幾年下來,我依然毫無起色,這讓我十分難過、迷茫、絕望,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
于是我決定去旅遊放松心情,去思考人生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剛好看到一個對西藏旅遊介紹,我怦然心動,就想去西藏走一趟。
決定好路程,我就在圈裡發一條信息,說打算去西藏。萬萬沒想到,這一舉動讓三十歲大齡剩女的我成功脫單,收獲一份愛情。
(一車在手,祖國大好河山任我行)
我挑眉看着信息,不曾想到他會想與我同行。
我們相識于一場微電視劇,當時他是編劇,而是我幫朋友友情客串。
那時他正處于事業的高光期,說話時下巴微擡,鼻孔朝人,一副拽炸天的面孔。
對于這類人,我是有多遠躲多遠。在朋友聚會,發現他私下也平易近人,就客氣地說幫他介紹女朋友和旅遊回來會帶手信給他。
後面,他就真的追着我要手信。
無語至極,誰家娃是近視八百度嗎?看不見成人之間的虛僞客氣套路嗎?心裡雖然暗戳戳埋汰,明面上我還是客氣送給他一份手信。
雖然相交甚淺,但好歹算上“熟人”,我還是同意跟他一起去西藏旅遊。
男人的嘴騙人的鬼,就在出發前兩天他又出幺蛾子了。他發來信息說因為有事不去了,我扯扯嘴角,冷笑一下,手麻溜地打出虛僞的字“沒關系!”
(穿上婚紗的我,散發由衷的笑容)
我們一起做很多準備,他突然不去,說沒關系是假的。但畢竟隻是普通朋友,關系越淡越疏離客氣。出發前的一點不愉快并不影響我的計劃旅行計劃。
我沒想到是他人沒有去,短信、電話卻一個接一個跟着來。
一路上不斷地幫我找攻略,提醒注意事項等。在一條條信息中前面,我也放下前面對他的芥蒂,心想他也算有良心,知道放人鴿子懂得事後補救。
2019年12月份底,我抵達拉薩,站在布達拉宮下感受它的美,心情放松,内心平靜。我低下頭許願希望下半輩子平平安安,活出自我。也許神聽到了我的心願,讓我在後面的日子裡面達成心願。
年底從拉薩回去,車票十分難搶,他在幫我搶票的時候問我還想不想去其他地方玩,他來找我。我心微微顫了一下,輕聲說好。
(因為疫情,我們經曆一波三折才拿到紅色小本本,趁熱拍一張相片,紀念一下)
2019年12月31日,我們在蘭州火車站相見。一起到河邊放孔明燈,度過2019年的最後一天,迎來2020年的新一日。
我心有點忐忑不安,就要與眼前的人一起旅行了,可對他的了解甚少,會不會起各種争端呢?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一路上他都尊重我的意見。就在我心慢慢放下不安時,他卻做了一件讓我“臉紅”的事情。
冬天的桂林很濕冷,考慮到行李重量問題,我隻帶一件羽絨服,一路下來已經髒了。經過一間幹洗店時,他驟然停下腳步,擡頭瞄一眼門牌,蹙着眉頭說:“你外套已經很髒了,脫下去幹洗吧。”
被男人當面說自己的衣服髒,我窘迫得面紅耳赤,把目光投向地面,小聲解釋自己隻有一件外套不能洗。
(陽光下的你我)
“那怎麼行,都臭了,你快點脫吧。”沒想到他一點也不體諒人,依然不依不饒地催促。我從難為情漸漸變得有點生氣,這人怎麼一根筋,都說明原因了,還這樣不依不撓。
我賭氣般地轉身走進幹洗店,脫下外套身上隻剩下一件單薄毛衣,可我來不及感受寒冷,就被帶有體溫的外套包住。回頭一看,一個寬厚的背影,腳上生風似的,一溜煙跑了。
我伫立原地,“撲哧“”一聲笑出來,笑着笑着就滿是感動。明明三十好幾的人了,關心他人依舊像孩子般笨拙、單純。
我們繼續全國各地旅遊,2020年1月19日,在張家界千裡相會姻緣石下,他說:“我們在一起吧?”成年男女,對方心裡是否有你一目了然,于是我也不矯情點頭同意。
他說本來計劃兩點十四分表白,但是走太慢錯過了時間。我心裡想錯過時間有什麼關系,隻要不錯過人就行。
(我瞅瞅他手中的扇子,高富帥,哈哈哈!)
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對于婚姻,我既渴望又害怕。
後面發生一件事情讓我放下包袱,勇敢地步入了“圍牆”。
我們确認關系後,我到他家做客。晚飯過後,我正與伯父伯母一起收拾桌子,伯母看見碟子上剩下的饅頭,嘟囔着對伯父說:“叫你不要做那麼多饅頭,非要做,誰愛吃?”
我腦中警鈴大響,馬上走進房間,對他說:“快去看看你爸媽,要吵架了,怎麼辦?怎麼辦?”他聽完我解釋後,神情松懈,說不用擔心他們,不會吵起來的。
他看我一臉不信,就推我去房門口看。隻見餐廳裡伯父伯母有說有笑默契地幹活,那一句在我家能引起吵架的話,在這裡像雨滴融入水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我還在百思不解,他一臉認真的說:“寶貝,在我這裡你可以勇敢的做你自己,表達自己意見,自私是我給你的特權。”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件事改變了我對婚姻的認識。父母一生都針鋒相對,誰也不服對方,一旦對方提出一點意見,另一方必然暴跳如雷,反唇相譏。
讓我以為婚姻要幸福,必然有一方妥協退讓,才能換來平靜的生活。現在他卻說我可以勇敢做自己,可以自私一點,我心突然亮了起來,對婚姻更多期待。
2020年5月份,因性格問題,我不想再進演藝圈。因為在旅遊收獲男朋友一枚,我打算跟他到世界各地感受不同的風俗習慣,也暗藏私心,都說旅遊是檢驗情侶的試金石,打算再驗一驗。
我們先是去了尼泊爾,印度。然後騎自行車,重溫了318國道,經曆135天,騎行5000多公裡到達拉薩。
與不同的人,看相同的事物,也會有不同的心情。遙想當時在布達拉宮許下的心願,再看現在騎在身後的人,我覺得未來的路一定越走越順。
(兩個人比一個人有意思)
2020年11月份,父親不幸患上了肺癌中期。我陪伴他到北京治療,看着被病痛折磨的他,我放下所有過往的心結,隻希望他平安度過這一劫。
世人常說:子女不能選擇父母,其實同理,父母也不能選擇子女。所以當命運讓我們相遇,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接受或嘗試理解對方。
經曆過的童年傷害,時間長了那些細枝末節都慢慢忘了,剩下的成就現在的我。
2022年6月我也步入婚姻,非常幸運能在30歲遇到他,治愈了自己,讓我明白婚姻是一段有趣的旅行,兩個人比一個人有意思。
【口述:七七】
【編輯:土匪】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别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采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