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野望吟》
唐 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别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寒食,即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或二日。在這一日,禁煙火,隻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等風俗。後來寒食節的祭祖等習俗與清明節合并,寒食節漸漸被人們遺忘。到現代,很多人隻知“清明節”,不知“寒食節”之名了。
《清明日對酒》
宋 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 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途中寒食》
唐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 羅隐
君與田蘇即舊遊,我于交分亦綢缪。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清明祭詩十四首》
其一
春雨清明濕杏花,
小山明滅柳煙斜。
東風解語拾我意,
送送萦腸入君家。
其二
一沾春雨一斷腸,
飄零無計覓君鄉。
方羨飛花随風去,
天涯盡處惹蘭芳。
其三
朝聽細雨潤門扉,
年年一度送春回。
卻把長條攀折遍,
才道相思始成灰。
其四
輕紅沾雨不勝衣,
才回倦眼又迷離。
情到傷心頻無賴,
始信清明斷腸期。
其五
漫見新柳嬌眼垂,
疑君逸影踏風歸。
回眸映雪成千古,
染盡湘竹無計追。
其六
風吹殘杏舞絮輕,
喚起愁腸千百萦。
疑天亦解傷情恨,
哭君淚雨遍清明。
其七
昨夜聽春愁不堪,
初晴天氣泣容顔。
賞芳時節清明日,
百般明麗也怅然。
其八
清明把酒釋别愁,
欲賞春花且忘憂。
誰想欄杆拍倚遍,
歡聲猶不近樓頭。
其九
清明節氣杏花天,
詩酒清吟祭華年。
折盡長條倚春雨,
為君垂淚小窗邊。
其十
撩亂春風惹杏花,
斷送清芬到天涯。
曆曆如君離别日,
哀魂和雨泣流沙。
其十一
新莺嘹亂柳煙低,
斷魂春雨斷腸期。
歌君一曲還偷淚,
怎是傷心無處依。
其十二
粉杏輕柔岸柳新,
清明春雨兩相侵。
半洗天光晴如碧,
半和殘淚一沾襟。
其十三
或有追思到天涯,
天應憐我淚黃沙。
半園新杏連綿雨,
送盡清明百姓家。
其十四
春雨杏花滿清明,
追思猶怨水煙輕。
合化子規啼血盡,
不悼家川悼君茔。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來源書畫新風景(shuhuaxinfengjing)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