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曆史上最強罵戰

曆史上最強罵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10:26:37

曆史上最強罵戰(這場千古絕罵)1

小說《三國演義》,描述了一場著名的吵架。

小說中,王朗以會稽太守的身份初次登場。在孫策打敗吳郡的嚴白虎之後節節進逼,基于唇亡齒寒的原因,王朗力排衆議接納了逃亡的嚴白虎,但遭到虞翻的反對。之後派遣大将周昕與孫策作戰失敗,自知不敵孫策而向中原逃亡。

王朗逃亡至中原,受到曹操的賞識,在朝中任職。此後,成為曹操奪權的得力助手,與華歆等人聯手,使曹操得以晉升至魏公、魏王。曹操死後則威逼漢獻帝禅讓帝位予曹丕,成為魏國建立的一大功臣。

諸葛亮北伐時,王朗不顧七十六歲高齡,與大都督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戰諸葛亮。在陣前與諸葛亮挑起舌戰,然而被諸葛亮的言詞所駁倒,一時氣憤而自馬背上摔落而死。被稱為“武鄉侯罵死王朗”。

王:(兩軍陣前,拱手)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諸葛:(扶扇拱手)正是。

王: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諸葛:我奉诏讨賊,何謂之無名?

王: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曹真在旁點頭)

諸葛:(羽扇遙指)曹賊篡漢,霸占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王: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禅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雲: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将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諸葛:(狂笑數聲,扶扇而答)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将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顔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緻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手指諸葛亮)你……諸葛村夫,你敢……

諸葛:(憤而站立)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于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讨賊,你既為谄谀之臣,隻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将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王: (手捂胸口,顫聲)我、我、我……

諸葛:(大聲斥責)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隻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顔無恥之人!

王:你、你……啊……(墜于馬下,左右上前扶起,已死。)

兩軍對壘,費些口舌,先吵一架,可謂“罵戰”。諸葛亮口吐蓮花,罵死王朗,不費一兵一卒,就大傷了對方的士氣,可謂“千古絕罵”。

現實中,我們鄙視甚至譴責吵架的行為,但有時形勢逼人,吵架在所難免,也就是說情之所至,非吵不可。此時,吵架真正的意義是從氣勢上、心理上壓制對方,從而實現自己的目的,達到自己的訴求。

溝通是一門藝術。有時,争吵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著名程序員保羅·格雷厄姆曾經寫過一篇文章《How to Disagree(如何不同意)》,把争吵細分為七個層次,很有參考價值。

其中,争吵的最高層次,是直面反駁對方的核心論點,直接打擊對方的要害痛處,讓對方知道自己是不好惹的。這是最理性、最有智慧的争論方式,這樣的争論也是最有價值的,有助于推進雙方的認識深度。

人與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亦是。

曆史上最強罵戰(這場千古絕罵)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