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氣溫逐漸升高,空氣濕度逐漸增大,很多人會有各種不适,如困倦、肩背酸痛、腹脹、便溏等情況……大家稱之為“濕困”,往往選擇“拔火罐”這種簡便、效捷的方法進行治療。
那麼大家對“拔火罐”了解多少呢?
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氣,形成負壓,使罐吸附在腧穴或應拔的部位體表,使局部皮膚充血、淤血,以達到溫通經絡、驅風散寒、消腫止痛、吸毒排膿為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罐的常見類型:玻璃罐、竹罐、陶罐、抽氣罐等。
拔罐的方法:常用的有留罐法、閃罐法、走罐法、刺絡拔罐法、留針拔罐法等。最常用的,尤其是家庭拔罐治療最為常用的是留罐法。
拔罐療法适用于哪些疾病?
拔罐療法适應症很多,常用于風寒濕痹、肩周炎、腰背肩臂疼痛、風濕性關節炎、傷風感冒、軟組織閃挫扭傷、頭痛、哮喘、胃脘痛、嘔吐、腹痛、洩瀉、便秘、痛經及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
罐印類型及含義
很多人拔罐之後常常留下深淺、顔色不一的罐印,往往還可能伴随局部瘙癢不适、水疱等情況。拔罐後一般會留下一些什麼顔色的罐印?不同顔色的罐印分别代表什麼含義?能反應身體的什麼情況呢?
1、罐印紫黑
拔罐後罐印紫黑,多提示患者體内有瘀血或積寒較重,罐印數天不退者多提示病程已久。
2、局部皮膚出現水泡或罐體内有水汽的
拔罐後局部皮膚容易出現水泡或罐體内有水汽的,多提示患者濕盛,體内水濕之氣較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多提示是濕熱毒的反應。
若小水泡是因留罐時間過長所緻的,屬于操作失誤。
3、罐印紫黑伴有瘀斑
拔罐後罐印紫黑伴有瘀斑,多提示氣血不暢、寒凝血瘀。
4、罐印淡紫伴有斑塊狀
拔罐後罐印顔色淡伴有斑塊狀,多提示以虛證為主,罐印淡紫伴有斑塊狀說明虛證兼有血瘀之證。
5、罐印散在紫點
拔罐後罐印散在紫點,深淺不一,多提示氣滞血瘀之證。
6、罐印局部皮色潮紅
拔罐後罐印局部皮色潮紅,提示多為熱證,部分陰虛火旺者也會出現紅色罐印。
7、罐印皮色無明顯變化甚至呈白色,觸之不溫。
拔罐後罐印皮色無明顯變化甚至呈白色,觸之不溫,多提示患者有虛寒之證。
8、罐印鮮紅而豔
拔罐後罐印鮮紅而豔,一般提示陰虛或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之證。
9、拔罐後罐印局部有褶皺或伴有瘙癢、風團等提示有風證,多因外感風邪或風濕之邪。
10、拔罐後局部皮膚罐迹,或雖有但啟罐後立即消失、恢複常色者,則多提示病邪尚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