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平時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理解孩子的想法,盡量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做“聽話”的父母,孩子也會變得懂事聽話。
其實,當父母經常“聽話”時,如果偶爾由于客觀原因不能滿足孩子的願望時,你真誠地向他說明,他也會通情達理。
我帶兒子去外面,經常路過一條老街道,人行道旁是一排鋪面,門前都有兩三層台階,他每次都要我拉着他沿着台階走,他最喜歡走中間的那層台階。
由于鋪面都是私人各自修建的,參差不齊,門前的台階也是高低各異,并不連續。所以走起來并不順利,我扶着他小心翼翼地走過一家門前的台階,遇到中間地帶的斜坡或斷面,将他抱下來,到另一家的台階又上去走,又麻煩又費時間,但我每次都依他,其實我心裡也有點不耐煩,但我告訴自己,在哪兒都是帶孩子,都是一樣的麻煩,既然他喜歡這樣走,那就耐着性子陪他吧,就跟到了目的地再陪他玩是一樣的。
後來有一次周日下午,我要送他回奶奶家,但他睡午覺醒來有點晚了,等喂他吃過東西,收拾好出門時,我着急趕時間了。走到台階處時,他又要像往常一樣在上面走。我對他說:“寶貝,今天時間遲了,咱們要趕緊去坐車,走台階太慢了,等把你送上去天已經黑了,沒有車了,媽媽就回不來了。”
他說:“那就别來了。”
我說:“那不行啊,媽媽明天很早還要去上班呢。今天先不走台階了,我們趕緊去坐車,好嗎?”
他不再堅持,随着我往前走了,又說道:“下次不坐車了,就到那上面走。”我理解他的意思,馬上回應道:“好的,好的,下次不趕時間了就走台階。”
本來預想會很費一番口舌,結果很順利地解決了。
還有一件事,之前出去,每走一小會,他就會說走累了,讓媽媽抱,他一要求,我基本都會把他抱起來走。後來到他兩歲多,抱着走路已經很吃力了,我抱一小會就會說媽媽也累了,放下他自己走一會兒。但隻要他提出讓抱,我很少讨價還價,更沒有埋怨過他懶呀什麼的。
我懷了二寶後,他再要求抱他走路時,我就比較為難了,我說現在媽媽不能抱你,你長大了,要自己走路,他很不情願,繼續纏磨。後來想不如直接告訴他,說不定他能理解。于是對他說:“現在媽媽肚子裡有了一個小寶寶,不能再抱你。”
也許是因為前不久他大媽剛生了小寶寶的緣故,他好像明白了。隻是有點遺憾似地語氣問道:“有了小寶寶媽媽就不能抱我了嗎?”我趕緊解釋說:“媽媽隻是走路的時候抱不動你了,坐在床上、沙發上的時候還是能抱你。”他有點悶悶不樂,但不再提讓我抱了。
有一次我要帶他出門時,他爸爸叮囑他說:“下去你要自己走,不能讓媽媽抱,現在媽媽不能抱你……”
爸爸話還沒說完,他截過去說:“媽媽肚子裡有小寶寶。”把我和他爸爸逗笑了。
出了門,他問我:“媽媽,你肚子裡有了小寶寶再抱我會怎麼樣?”
我說:“那就把小寶寶壓疼了。”
他仰着小臉問:“壓疼了小寶寶就會哇哇地哭嗎?”
我笑着回答:“是啊,就會像你摔疼了一樣哇哇地哭。”
他又問:“媽媽,你的小寶寶(生)出來了我能抱嗎?”
我說:“當然能啊,不過你要小心一點抱,可不能摔着了。”
他想了想,伸出兩條小胳膊并到一起,并把兩隻小手朝懷裡彎着,問:“我這樣抱可以嗎?
看着他那可愛的小樣子,我心裡說不出的歡喜:“可以,小寶寶肯定很喜歡讓你那樣抱。”
自從給他說過小寶寶的事後,再很少要求我抱了,同樣一段路,要是爸爸也在,他肯定說過十次“爸爸抱,我走不動了。”可我單獨帶他出去的時候,自己一直往前走,不說媽媽抱。
在一次路比較遠的時候,走着走着,他抱怨“家怎麼這麼遠啊?怎麼還不到啊?”然後我看出他想說“媽媽抱”,但接着聲音小下去,最終把那個“抱”字咽回去了,我反而不忍心,背了他一小段。
當然了,我的孩子也并不是每時每刻,每個方面都聽話,他脾氣很大,有時候還會非常固執,而且要是和他小哥哥在一起,或者再多幾個小朋友,玩嗨了,更是喊他都不理,非常地不聽話。
但在大多數時候,大多數方面,尤其是感受到大人對他理解寬容的時候,真的表現得很不錯。我覺得這就很好了,因為我們也并不是時時刻刻方方面面都能做到對他理解尊重,聽他的話。
教育孩子是一項精細複雜而又曠日持久的工作,實在不是一招一式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賦秉性,至于你的孩子需要你以怎樣的方式“聽話”,需要堅持多長時間才能有所收獲,還得各位寶媽自己慢慢實踐摸索。
給大家有兩個提醒:
第一,“聽話”不是縱容,不是百依百順,大人需要分清孩子的要求是出于自然的天性、内心真實的願望還是對大人的試探甚至是無理取鬧。
第二,父母的“聽話”最好能持續穩定,切忌自己心情好了,對孩子寬厚大度,心情不好了對待孩子刻薄暴躁,那會讓孩子無所适從,他需要挪用大量本來用于成長的心力來揣測你的情緒,解釋你的行為。而當家裡營造了穩定持久的寬容理解的氣場,孩子心中有安全感,自然會展現出他最好的樣子。
關于今天的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呢?到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交流吧!我是一名中學教師,一對兒女的媽媽,熱愛讀書,熱愛分享兒童教育知識,歡迎關注#糖果媽媽愛孩子# ,一起成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