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果殼中的宇宙”?
果殼中的宇宙出典于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名著《哈姆萊特》。在劇中,主人公哈姆萊特有這樣一句吟唱:即便把他關在果殼中,他仍然是無限空間之王。藝術與科學是相通的,莎翁和霍金原本就是他們各自領域中的無限空間之王。霍金認為,整個宇宙是一個4維果殼狀的泡泡演化而來的,果殼上的皺紋(即量子擾動)在演化中産生了今天宇宙的所有結構。
霍金的“膜”含義是什麼?
霍金所講的“膜”實際就是對多維曲面的通俗表達。他認為,時空就是一張推廣了的“膜”,不過,它是4維的,不同于我們日常看到的2維膜。物理學家從英文薄膜(menbrane)這個單詞中創造了一個弦理論的專用術語—膜(brane)。雖然已在學術界應用了10多年,但牛津詞典中恐怕還沒有将其收入進去。
M理論妙在何處?
M理論認為時空是11維(10維空間和1維時間)的,但為什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時空是4維的呢?霍金認為,存在着兩種可能的解釋,其一是認為所有的額外維數都非常小,觀察到它們實在是太難了;其二是額外維也許相當大,甚至是無限的,隻是在我們目前的觀察條件下,尚無法觀察到它們而已。
(李新洲、孫珏岷/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