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農曆三月初五,有一個重合的日子就是“五”,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五個節日,在清明節前後,因為氣溫适宜,萬物生長,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但是按照老人的說法,今年的清明節是“三節”相連,和往年不一般?
今年的清明節是農曆的三月初五,他的前面還有兩個節日相連,就是三月初三和三月初四,前面兩個分别是什麼節日呢,我們來看一看?
1、三月初三的上巳節。
因為地域性的原因,八裡不同俗,十裡不同鄉,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在北方和黃河流域一帶,他們的傳統就是農曆二月二是龍擡頭,這個和我們南方是一樣的,二月二這一天還有剃龍頭的說法,但是農曆三月三,卻是要拜軒轅,在我們傳統的圖騰文化中,軒轅就是就是人類開天辟地的祖先黃帝,黃帝在我們國家最早的時代是五部落聯盟之首,被稱之為人類的始祖,本姓公孫,後名軒轅。
所以到了三月初三這一天,華夏的子孫們都要到黃帝的故裡去祭拜先祖,尋求黃帝給自己帶來好運,同時對兒童們進行教育尋根問祖,知道我們的根在哪裡,為什麼叫做炎黃子孫。
這個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各地有各地的祭拜方式,各地各地的風俗習慣,這就形成了上巳節。在這一天,都會舉行隆重的祭拜,特别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已經形成傳統的節日,在還會放假兩天,讓人們去舉行祭拜。
2、三月初四的寒食節。
對于寒食節更是不簡單,已經流傳延續了2000多年,被稱為中國民間的第1個大的祭日,也是唯一用飲食來命名的一個節日,這個故事要從春秋時代說起,晉國公子重耳,為了躲避連年的戰亂,也是為了政治的需要,在外面流亡19年的時間,有一個大臣叫做介子推,始終形影不離的跟随着他,和他一起吃苦受累,在有一次,重耳沒有飯吃的時候,介子推甚至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讓重耳吃。
在重耳當上國公以後,這就是以後有名的晉文公,介子推卻急流勇退,帶着他的母親隐居在深山中,晉文公多次邀請介子推出山,介子推都不願意,在這樣的情況下,晉文公就命令人放火燒山,目的就是逼迫介子推下山,但是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後活活被火燒死,晉文公為了懷念他的忠誠,就把它藏于綿山,修祠立廟進行紀念,同時下令三天不準生火煮飯,吃寒食,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就是定在清明節的前一天,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紀念方式,過完寒食節以後就到了清明節,又可以接着祭拜。
3、三月初五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句話就道出了清明節的特點,小雨紛紛而下,行走在路上祭拜先祖的人們,因為思念親人肝腸欲斷,根據《歲時有問》中的記載中,就有一句最重要的話:“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在清明節前後是萬物生長,春耕生産的大忙時期,但是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天氣清潔而明淨,所以俗稱“清 明”。
按照農村的諺語,對于清明節的天氣說得非常的好,“清明前後雨,麥子好收成”,“清明宜晴,谷雨宜雨”,這些都預示着清明節前後,下雨是比較好的天氣,但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是說在清明節前後要下小雨,而不是像瓢潑大雨。
當然今年的氣候情況會有一些反常,剛剛看到一則天氣預報,在我們南方,3月31日至4月2日,将會出現強降溫降雨的天氣,最高氣溫能夠下降10~14度,局部地區達到16~18度,一些高海拔的地區溫度将降到0度以下,4月1日至2日有小到中雨,在一部分高海拔地區,甚至會出現降雪的天氣,所以這氣候反常吧,與往年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确實大雨不同,在祭拜先祖的時候,要關注一下天氣狀況,提早做好出行的準備工作。
還要關注天氣情況,根據中央氣象台天氣預報:“31日至4月2日冷空氣給中東部地區帶來的大風降溫天氣,以及江南、華南、四川盆地等地局地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對交通、疫情防控、農業等的不利影響;31日至4月1日青藏高原東部雨雪天氣的不利影響; 東海、黃海部分海域海霧的不利影響”。
對于清明節祭拜先祖,有前3後4,前7後8的說法,還有送單不送雙的忌諱,因為三月初三是最大的鬼節上巳節,三月初四是雙節寒食節都不宜去上墳,所以今年清明節确實與去往年不一般,而且天氣有變化,所以上墳宜早不宜晚,你認為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