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說到男生美妝,你會想到什麼?
當他們頻頻出現在手機屏幕上,人們或許已不再對一位化妝的男生感到詫異。
「中國男性審美覺醒,是 20 年來世界彩妝界最重要的變化」,品牌創意機構 Air Paris 中國區總裁 Chris Krakowski 曾說。
但這并不意味着,現實中大部分男性都開始像上面那樣展示最多姿的自己,化着最閃耀的妝。
事實上,現在男性美妝開始流行,是以另一種更輕盈和自然的形态。
當男生美妝被「妖魔化」時,越來越多的新品牌試圖打破性别的屏障,讓男生美妝回到「正軌」。
其實,無論美妝以哪種形式出現,人們隻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好一點。
▲ 圖片來自:理然
護膚、彩妝、醫美,男生美妝火了當談到男士美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男生化妝。
其實美妝廣義上來說,涵蓋了以外界手段讓人變美的所有方式,狹義上來說,包括了美容和化妝,涵蓋護膚、彩妝、醫美等多個領域。
Air Paris 将男生美妝分為了五個不同的階段:
▲ 圖片來自:親愛男友
此前,很多男生到第三個階段已經是妥妥的「精緻男孩」,現在越來越多的男士美妝新品牌,開始帶人們直接走到第五階段 —— 以一種更自在的方式。
【健康自然的男生護膚】
護膚是大部分男士美妝品牌的主要類别,也是「入門級」的領域。
成立了 21 年的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終于在去年推出了男士護膚品牌珂岸,他們的品牌視覺就很「性别包容」,采用了中性的紅白風。
▲ 圖片來自:珂岸
珂岸産品優勢則在于,用專利科技來解決男性皮膚問題,并傳達給男性消費者:
肌膚護理并不是女性的專屬代名詞。
因為,男生同樣也會被肌膚問題困擾,比如三個核心的問題就是:出油多、黑頭多、毛孔粗大。
當人們以「硬漢」「粗糙」鼓吹傳統的男子氣概,用「婆媽」等詞抵觸男性護膚時,其實很容易掩蓋男生皮膚也會出現的問題。
【簡便素顔的男士彩妝】
另一個男士個護新消費品牌理然,則從産品到宣傳,都在努力剝離過往男性單一和片面的印象。
▲ 圖片來自:理然
理然成立于 2019 年,融資已高達 6 輪,他們産品非常多樣,護膚類就從潔面乳、潔面噴霧,到淨痘、磨皮的精華組合,以及防曬霜、隔離霜、修護面霜等等。
他們想讓護膚變成「理所當然」的事,不同的男性都能找到适配的産品,這些産品背後的「聲音」是:男性本該有更多的審美和選擇,也具有更豐富和多元的氣質。
▲ 圖片來自:理然
難道無法變成傳統的「成功男性形象」,就不夠 MAN 了嗎?拒絕被收編,拒絕被定義,這也是一種 MAN。
這是理然做的國内首檔男性氣質主題博客「Man 立」中,主播史秀雄關于男性氣質的解讀之一。
當我們走向某個理想的形象時,其實也是在追求一種自我認同,這種認同自然不隻一種。
【簡便素顔的男士彩妝】
當男生們從護膚走向彩妝,也面臨着更多的非議。
因為它的産品通常是很多人認為專屬于女性的粉底、眉筆、BB 霜、口紅、眼影、指甲油……
國内的男士美妝品牌大部分都有「彩妝線」,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隐形素顔」路線。
比如珂岸、理然、左顔右色、親愛男友等都推出了素顔乳/素顔霜,主打的功能就是一抹就提亮膚色,消除瑕疵(黑眼圈、大毛孔、痘印、脫皮等),而且無須卸妝,解決了男性認為化妝的最大問題之一:麻煩。
▲ 圖片來自:親愛男友
當然素顔乳不能解決所有遮瑕的需求。
親愛男友也是國内新銳的男士理容品牌,他們的彩妝品類下還有一款 BB 霜,比起素顔霜能夠針對不同的膚質,掩蓋更深的瑕疵。
藍系在這一塊的品類更多一點,除了主打「裸妝」的 BB 霜,還有眉筆和美妝蛋。
▲ 圖片來自:藍系
為了讓彩妝更易被接受,BB 霜的廣告詞是「看不出化了妝」,眉筆的廣告詞是「輕松畫出自然眉」,接受愛範兒采訪的大學生成豪,現在已習慣每天畫「硬朗型」的劍眉:
最開始我不太會畫,有次同桌湊近問,我眉毛沒啥毛,怎麼那麼黑啊,說實話怪尴尬的。現在我的眉筆已經能畫出自然的毛絨感,也沒人再說我畫眉了。
另外,大部分品牌幾乎都會推出護膚彩妝的一站式套裝,就是為了讓男生越「懶」越好,理然創始人黃偉強曾表示:
男性有顯著的「全家桶購買習慣」,他們希望一個品牌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 圖片來自:理然
當然,也有一些國外的男士美妝品牌,在彩妝上更加狂野和開放。
美國男性美妝品牌 Faculty 想要重新定義「男子氣概」,去年推出了黑色、灰色、深綠的指甲油和指甲貼紙,為給 Z 世代男性提供更多裝扮選擇,一經推出便很快售光。
▲ 圖片來自:Faculty
不過現階段,國内還在初試彩妝,并沒那麼偏激和大膽,而且品牌通常以護膚為主,彩妝為輔。
【無痕變帥的男性醫美】
除了護膚和美妝,近兩年,越來越多男性開始成為醫美的重要群體,你身邊可能就有男生做過微整形。
艾瑞 《2020 年中國新白領消費行為研究報告》稱,醫美人群中男性的占比已經高達 30%。
他們做的手術,通常是植發、割眼袋、割雙眼皮,還有打肉毒素去皺,做熱瑪吉抗衰等等。
▲ 1999 年的馬斯克和現在的馬斯克
30 歲的市場公關阿峰已經做過兩次醫美手術,一次是割雙眼皮,一次是打肉毒素去皺 打玻尿酸填充。
他跟愛範兒說,「每次我都選在小長假做,因為不太希望被人看出來」。
醫美機構的醫生也告訴他,來割雙眼皮的男生都希望做完不留整形痕迹,但女生會不同一些,有些會想要雙眼皮明顯一點,這樣化妝之後眼睛會更大更好看。
阿峰說自己身邊植發的男生朋友也有兩個了,「不問不知道,一問就是單身的鍋」,阿峰說:
誰想找一個年紀輕輕就秃頂的男朋友?但現在熬夜脫發的男生真的越來越多了。
除了悅美、新氧、更美這些較火的醫美平台,一些男士理容品牌也開始嘗試涉獵醫美。
▲ 圖片來自:MANUP 理派
「MANUP 理派」已經在長三角開了多家門店,他們主要在線下幫男生理發、修面、修眉等等,随着男士美容市場越來越大,他們也準備接下來進軍男士醫美和植發領域。
當人們認為醫美隻有女生會做時,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世界上第一個接受現代意義整形手術的人,其實就是男性。
盡管現在,男生護膚、彩妝、醫美都還沒完全普及,但這股「男顔之風」已經卷起來了。
▲ 圖片來自:MANUP 理派
當男性審美意識開始覺醒…….早上起床,洗臉,塗爽膚水、精華、防曬,畫眉毛,塗遮瑕膏;每天下班健身一小時,練四個器械;晚上洗臉、塗爽膚水、精華、面霜、眼霜,睡覺。
這是 32 歲的字節跳動員工大賀普通的一天。
他說自己在美妝上還是新手,不過老家同學聚會時,很多同學都已經有啤酒肚并開始脫發,他們經常會誇他還是那麼年輕,身材也保持那麼好,大賀笑着跟愛範兒說:
他們不知道我花了多少時間和錢。
像大賀這樣的男生已經越來越多——90 後、00 後男生追求精緻護膚,30 歲以上的男生更注重如何抗衰老。
▲ 圖片來自:男士潮流理容品牌「Tabula Rasa」
回想過去讀書年代,有些男生會悄悄用一些女生的化妝品,但大部分男生都隻是洗臉圖個幹淨:誰沒在抽屜裡放過一支名字前綴是礦物泥、火山泥、海藻泥的潔面乳呢?
其實直到 20 世紀 20 年代,男士美妝才開始出現,那時外資品牌如妮維雅、歐萊雅、科顔氏、資生堂、曼秀雷敦等等,依次推出了首款男士系列。
那時男士美妝産品沒什麼選擇,一眼望去都是黑白灰包裝,夾雜着海洋的藍、火山的紅、海藻的綠,還有一個肌肉模特臉上水花四濺。
但它們可以說也是男士護膚的「啟蒙導師」。
21 世紀開始,我國男士美妝市場幾乎都被這些外資品牌占領,國内本土男士美妝品牌才剛剛起步,比如雷帝、吾尊、銳度、傑士派等,但後來也沒掀起太大熱度。
直到近年來,國際大牌 Chanel、Armani、絲芙蘭都開始推出首個男士美妝系列,國内傳統全品類美妝品牌也推出男士美妝産品,一大批男士新消費品牌興起,「男顔」之風才真正吹了起來。
▲ Chanel 首個男士化妝品系列 Boy de Chanel
男生們也從基礎的清潔,開始嘗試護膚,并進階到彩妝、醫美。
中國男性美妝市場的火熱,可以在數據和報告中一窺:
- 歐瑞咨詢數據顯示,2016-2019 年中國男士化妝品零售市場規模增速為 13.5%,遠高于全球平均 5.8%;
- 工商部門數據顯示,2020 年男士化妝護膚領域相關注冊企業達到 3141 家,一大波男士護理新品牌出現;
- CBNData 數據顯示,90 後、95 後已成為線上男性護膚品主要消費者,占比約 60%。
▲ 圖片來自:小紅書 app 截圖
而推動男士美妝火熱的原因,除了「他經濟」發展、男性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也離不開這幾個因素:
1. 電商平台興起,讓下單不再尴尬
人們線上就能挑選産品,美妝櫃台不會再出現一個紅着臉走向櫃姐,支支吾吾說幫女朋友買眉筆和粉底的男士。
2. 社交媒體宣傳,顔值開始被重視
無論是在小紅書、抖音、知乎,甚至虎撲,各類男士護膚彩妝教程、科普、博主種草層出不窮,更别說打開微博,引入眼簾的廣告就是各個男明星代言的彩妝品牌。
3. 社會觀念改變,性别刻闆印象在消解
當「那麼普通又那麼自信」的中年男性備受熱議;當男性「陽剛之氣」的定義被質疑和拆解;當「背靠黃土面朝天」的猛男不再是唯一标準;當一次次性别争議後人們終于回歸人本身的權益——
讓人變得更好的方式,也不該被性别所限制。
▲ 圖片來自:親愛男友
美妝真的能「無性别」嗎?關于「無性别美妝」,現在的男士美妝産品,可能并非最終的「烏托邦」。
在那個想象的地方,男士美妝不該隻是「自然」「無痕」「僞素顔」,而是将過去所有女性專屬的化妝品界限打破,無論男女都可以放飛心中的野獸,選擇最渴望的形象,做最真實的自己。
隻是打破界限的時間,現在還為時尚早。
▲圖片來自:Hims
性别偏見是個世界性難題,很多國家都仍然存在,珂岸總經理王瑞斌在接受愛範兒采訪時談到,「無性别化在中國會更難一點,畢竟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觀念就是男女有别」。
90 後已經開始掀起新的消費浪潮,但目前主導中國市場消費的還是 80 後和 70 後。
男性美妝在這兩代人眼中,并沒有那麼重要,消除性别上的偏見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男士美妝領域雖然增速很快,但現階段大多數男生還是護膚新手,甚至分不清産品名,更别說看什麼成分、用什麼步驟。
實際上,護膚根本不應該分男女,而應該按膚質、地域等因素來劃分才科學。
王瑞斌說道。
▲ 圖片來自:親愛男友
他跟我們透露,專門面向男性的珂岸,事實上也會有女性消費者,她們知道什麼适合自己;而一些男性也會買華熙生物旗下面向女性的護膚産品來作為補充。
但現在大部分護膚品牌都是圍繞性别,劃分成女士護膚品牌和男士護膚品牌,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這本身是一種固化、傳統的思維,隻是它一時半會很難改變。
關于彩妝和醫美産品,很多男士品牌也已經牛刀小試,不過在賣産品之前,怎麼讓大多數男士接受美妝,并養成習慣,依然是高高橫亘的第一道栅欄。
所以,當人們期待完全沒有性别界限的美妝産品時,在這之前,首先還得在男性市場紮穩、紮深。
▲ 圖片來自:珂岸
單從男性護膚領域來說,就存在着很多有待改進之處。在王瑞斌看來:
- 現在很多國外進口的男士護膚品牌,研究的不是亞洲/中國人的膚質特點,初期按不同地域人群來做好男性護膚産品,已經是一條很長的路。
- 現有男士基礎護膚的很多類目,在中國市場都沒有完全滲透,還有很多拓展空間。
- 關于最新的護膚科研技術,一些國際大牌都在初步應用時期,華熙生物也在實驗室階段,其中的成分都是一樣的,如果能同步應用到國貨上來,中國未來幾年完全有機會走出一個從功效、配方、活性物角度來看,都很不錯的男士護膚品牌。
現有的男士美妝品牌,也紛紛從自己的品牌定位,尋找着不同的突破口。
他們讓傳統男士美妝産品設計潮流化,講着打破性别偏見的觀點和故事,推行直接面向消費者(DTC)的模式,迎合也改變着男性的消費習慣,從護膚、彩妝、醫美,延伸到男性保健、全身護理……
▲ 圖片來自:親愛男友
無論從設計、宣傳、技術、品類、銷售模式等方面,男士美妝都有很大空間值得深研和創新。
起步總是艱難的。
這些男士美妝品牌都在靜觀其變,也在快速叠代。
同時,性别界限也在話題與争議的邊緣模糊和流動。
當越來越多男生為新的美妝産品下單,其實他們也購買了品牌所傳達的多元審美、包容态度、悅己理念,投射了自己心中趨近的理想形象和生活方式。
當這種理想的感覺真正與性别無關,隻與自己有關時——
無性别美妝才會坦然普及,男士美妝也就是時候消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