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呂氏為何不篡位

呂氏為何不篡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6 17:41:03

小的時候特别喜歡劉備,年紀大了就開始喜歡曹操,以前認為項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但現在看來,劉邦才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英雄。項羽是那個時代的戰神,而劉邦則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政治家,他的勝利是政治上的勝利,用一次次的結盟和讓步,用屢敗屢戰的勇氣,用舍得的智慧獲得了楚漢戰争最後的勝利,項羽曾經說過,自己的失敗并不是戰争的緣故,确實劉邦的勝利不是因為戰争,而是因為政治目的的達成,戰争不過是手段,他本來就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達成目的。

呂氏為何不篡位(非劉氏不得稱王)1

劉邦入關中,便通過“約法三章”赢得了關中父老的仁心,商人地主階級看到了希望,把劉邦當成了他們的代言人。因此關中沃野千裡之地,都成為了劉邦最可信任的大後方基地,“漢初三傑”中的蕭何就是劉邦的後勤部長,負責關中兵源以及糧草的調度,這也是劉邦在楚漢戰争中屢敗屢戰,越戰越強的原因所在。劉邦打的是補給戰,而項羽打的是消耗戰,這是最後漢軍越敗越強,而楚軍越戰越弱的原因,漢軍每次戰敗後,都能得到充分的補充而重整旗鼓,而楚軍每次勝利的背後後,消耗的卻是有生力量。

呂氏為何不篡位(非劉氏不得稱王)2

我們來看看“非劉氏不得稱王”的背景,異姓諸侯基本被剪除幹淨了,但是看着曾經的老部下,劉邦陷入了沉思,畢竟在自己面前,他們都得有所收斂,不敢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但是一旦自己不在了,恐怕自己的兒子難以駕馭這些老家夥。怎麼辦呢?要限制他們的權力,不然他們繼續做大,恐怕又要重蹈韓信等人的覆轍,于是劉邦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這個決定就是和大臣們盟誓:非劉氏不得為王,如果為王,天下人都要讨伐他!很多人說劉邦的白馬盟就是為了限制呂氏,但是在我看來,也是針對功臣集團的,目的隻有一個:維護和鞏固劉氏的統治地位。

這件事随着劉邦去世就沒有人提起了,但是孝惠帝劉盈去世後,呂雉執掌天下大權,她感覺自己勢單力薄,于是想通過封諸呂為王,壯大呂氏的勢力來鞏固統治。

太後稱制,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王陵。——《史記·呂太後本紀》

呂氏為何不篡位(非劉氏不得稱王)3

呂雉并沒有貿然行動,而是想先探探功臣們的口風,他選擇先問右丞相王陵,因為在她看來,王陵應該會支持自己。畢竟和陳平、周勃相比,王陵并不是劉邦的嫡系,他曾經是劉邦的大哥,豐沛之地的豪強,歸附于劉邦不過是順勢而為和母親之命而已。因此隻要王陵首肯,封諸呂為王就沒有什麼問題了,但王陵給出的答案讓呂雉很失望。

王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太後不說。——《史記·呂太後本紀》

王陵說:“當年高祖劉邦和我們以白馬為盟,說非劉氏宗族的人為王,要天下人共同讨伐他!如今太後立諸呂為王這件事不符合以前的約定!”呂雉聽了王陵的話沒有說什麼,畢竟王陵說的話句句在理,自己無法反駁他。

問左丞相陳平、绛侯周勃。勃等對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後稱制,王昆弟諸呂,無所不可。”太後喜,罷朝。——《史記·呂太後本紀》

呂氏為何不篡位(非劉氏不得稱王)4

呂雉在王陵這兒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于是硬着頭皮去問陳平、周勃,陳平沒說話,因為他是個滑頭,他說的話呂雉不一定會相信,但是在大家看來,周勃可是個安漢興劉的實在人。于是周勃代表功臣集團表了個态,他說:“高祖定天下,封劉氏為王,如今您成為天下之主,封呂氏子弟為王,這沒有什麼不行的!”呂雉沒想到周勃如此識時務,她很高興,但是這樣一來,不僅高祖的白馬盟失去了效力,也為呂雉死後辦法的“諸呂之亂”埋下了伏筆,周勃、陳平的态度很明确,誰是老大就聽誰的,劉邦已經死了,現在是你呂雉說了算,你想封呂氏為王,這件事沒有什麼不行的,我們沒意見,您想怎麼搞就怎麼搞吧。

王陵讓陳平、绛侯曰:“始與高帝啑血盟,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後女主,欲王呂氏,諸君從欲阿意背約,何面目見高帝地下?”——《史記·呂太後本紀》

出了大殿以後,王陵指着陳平和周勃的鼻子說:“你們兩個滑頭,當初和高祖約定,你們都在啊,如今高祖去世了,太後主政,她想封諸呂為王,這明顯違背了高祖的約定,你們兩個趨炎附勢,沒有一點原則,以後有什麼臉到地下去見高祖!”

陳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後,君亦不如臣。”王陵無以應之。——《史記·呂太後本紀》

呂氏為何不篡位(非劉氏不得稱王)5

陳平、周勃說:“在大殿上直接理論,反駁呂雉這件事,我們可能不如你,但是日後穩定劉氏天下的事情,你就不如我們了!和呂雉較量,需要的是智慧,僅僅耿直是沒有什麼用的!”王陵和陳平等人本來就不是一黨,陳平屬于謀臣集團,周勃屬于豐沛功臣集團,王陵則屬于依附于劉邦的一方豪強。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邦的用人之術,兩個丞相、一個太尉,分别屬于三方勢力,如此一來他們就不能沆瀣一氣,對劉氏構成威脅了,劉邦的目的是制衡,這樣自己才好做裁判員,這個政治智慧和用人的手段,别說項羽不能比,呂雉也隻能自愧不如。

十一月,太後欲廢王陵,乃拜為帝太傅,奪之相權。王陵遂病免歸。乃以左丞相平為右丞相,以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事,令監宮中,如郎中令。——《史記·呂太後本紀》

呂氏為何不篡位(非劉氏不得稱王)6

呂雉準備把王陵廢掉,因為他太不聽話了不好控制,但王陵代表了豪強的勢力,不可能直接殺死,于是呂雉用了虛其位奪其權的辦法,名義上升王陵為太傅,實際上是奪取了王陵的相權,讓他做一個沒有權力隻有尊号的太傅,有名無實而已。王陵這次很知趣,他知道陳平、周勃都不和自己一路,孤軍奮戰隻能是自取滅亡,于是他上奏說:“我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請允許我回到家鄉去養病吧!”呂雉一聽正中下懷,即刻批準了王陵的請求,然後升左丞相陳平為右丞相,提拔自己的親信審食其為左丞相,這個左丞相主要負責宮中的安全,職責類似于郎中令,就像後來代王劉恒進京後,即可把郎中令的位置安排了可靠的人一樣,這直接關系到呂雉的個人安全。

呂氏為何不篡位(非劉氏不得稱王)7

至此“非劉氏不得稱王”成了空話,有實力就可以為所欲為成為了主旋律,于是就有了呂雉去世後,陳平、周勃發動的平定“諸呂之亂”的行動,當缺少了規則和秩序以後,那麼帶來的結果隻能是災難。

一個人的曆史,一家之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