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編輯:楊磊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林維):今天( 6月25日),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和國家圖書館聯合主辦的“邂逅•美索不達米亞——叙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正式向公衆開放。來自9家叙利亞博物館和3家國内博物館的196件/組精美文物,共同講述了古代叙利亞長達50萬年波瀾壯闊的文化圖景。據悉,這也是叙利亞文物首次大規模來京展出。
身處兩河流域,位于亞歐非三大洲十字路口的古代叙利亞,擁有多種文化交融帶來的獨特文化。此次叙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共分為“曙光”“變革”“争霸”“融合”“對話”五個單元,橫跨叙利亞的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以及希臘、羅馬和伊斯蘭時代,描繪了長達50萬年的文化圖景和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介紹說:“美索布達米亞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那裡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包括叙利亞)被譽為新月沃土,吸引了不同族群繁衍發展,各種文化交流碰撞,貿易往來,欣欣向榮,打造了獨特的具有特色的璀璨文明。本次展覽聚焦于這一人類古老文明的搖籃,橫跨數十萬年的歲月,為國内觀衆還原古代叙利亞的人文藝術、王朝更叠、技術革新與商貿發展等。”
展覽彙聚了來自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阿勒頗博物館等9家叙利亞博物館和3家國内博物館的196件/組精美文物,包括來自叙利亞的祭拜者雕像、亞述壁畫、青金石項鍊,以及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拓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刻花紋石碑、敦煌研究院的叙利亞文《聖經•詩篇》複制品等,以展示中叙兩國曆史上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展現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傳統友誼。
阿拉伯叙利亞共和國駐華大使館三等秘書法迪•沃蘇夫說:“叙利亞和中國幾千年來彼此交流,通過共同的人文價值觀、貿易往來和經濟利益緊密相連。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絲綢之路中,叙利亞更是必經之地,這不僅是一種商貿運輸的形式,更是叙中兩大民族在文明和文化交流層面的橋梁。這座橋梁至今仍在為深化兩國關系發揮作用。我很高興的向諸位指出,叙利亞正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指出,各種文化在叙利亞交流融合,在當地留下了古老的文字、宏偉的古籍、多元的藝術風格,還有天文星象、數學禮法、文學史詩,可謂枝葉俊茂。中國和叙利亞之間的交往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此次展覽中也有體現。“中國史書先後将在古代叙利亞地區建立的國家稱為‘條支’‘大秦’‘大食(讀音:yi)’等。絲綢之路更将相隔萬裡的叙利亞和中國連接起來,兩地始終往來不斷、互通貿易、交流文化,并持續至今,對各自的文明發展産生了重要影響。此次展覽中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拓片文物就記載了起源于古叙利亞地區的景教教義、禮儀。碑上除漢字外,首末兩行刻有古叙利亞文。此碑是研究景教曆史及其在中國唐代傳播的情況,以及中國古代與叙利亞、伊朗等地文化交流友好往來的重要實物資料。”
據了解,展覽将持續到10月8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