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标杆院系、樣闆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名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阿朝越波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闆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阿朝越波黨支部正式成立于2012年,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紀50年代的阿朝越黨支部。支部涵蓋阿拉伯語系、朝鮮語系、越南語系和波斯語系等4個學系(專業),擁有一個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阿拉伯語專業)和一個首批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朝鮮語專業)。
阿朝越波黨支部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标“七個有力”開展支部建設,堅持黨建引領事業發展,不斷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力帶領師生“立足專業特色,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黨建引領隊伍建設 奮進血脈薪火相傳
阿朝越波黨支部現有黨員15人,占教師總數的75%;支部黨員中包括副校長1人,副院長2人;學校黨委常委1人,學院黨委委員3人。支部多名黨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勵,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師德榜樣”、“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等多名先進代表。支部成員形成了“老中青”、“傳幫帶”的學術梯隊,在學校學院的事業發展中不斷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支部不斷加強黨建“雙培養”力度,認真落實學校“新入職教師拜師”制度,支部老黨員、老教授主動對接、指導新進教師的教學、科研、職業生涯,同時了解其政治思想情況,為黨組織培養、選拔苗子提供參考;同時,支部主動為青年教師展露科研實力、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提供機會,及時把優秀黨員教師選送到管理崗位。支部成員熱心學院公共事務,多名教師曾擔任學系主任、支部委員、工會委員等職務,涵養以老帶新、共同進步的支部文化。
黨建引領師德建設 鑄魂育人勇擔使命
支部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着力把師德要求轉化為教師的内在追求,支部黨員深入挖掘外語專業課蘊含的思政元素,在專業教學中精心設計、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專業課的德育功能,不斷提升育人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多位教師榮獲學校“優秀班主任”“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号。2018年,支部聶槟教授被評為“北京市師德榜樣”;2020年,支部洪俊傑教授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阿朝越波黨支部始終牢記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持之以恒教育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厚植學生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近5年,支部各專業學生獲得國際級獎勵3項、國家級獎勵15項、省部級獎勵35項、校級獎勵百餘項,畢業生就業率接近100%,湧現出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翻譯、央視叙利亞戰地記者等衆多優秀學子。
黨建引領“四個自信” 堅定講好中國故事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支部堅定黨員“四個自信”,牢固樹立“學術為國”思想,引導支部成員發揮專業優勢,用語言拉近國與國的距離、架起心與心的橋梁,在講好中國故事、加強國際傳播中大放異彩。
越南語聶槟教授作為審稿專家,全程參與了越南文版《談治國理政》的翻譯和出版工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國際傳播盡心竭力;朝鮮語郝君峰副教授等黨員教師擔任中華學術外譯項目通訊評審,通過譯介、把關高水平學術專著的方式助力塑造國家形象;朝鮮語徐永彬教授擔任韓國國立濟州大學商務孔子學院中方院長,他堅持開展漢語教學和中外教育、學術、文化交流合作,努力增進韓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對中國的了解;支部教師撰寫的多份政策建議獲得新華社内參刊發和國家領導人批示,多位教師在光明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發表文章、接受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等媒體采訪,發出中國聲音,推廣中國理念,為解決世界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支部還團結培養了一支知華友華愛華的外籍專家、留學生隊伍。阿拉伯語系外籍教師阿巴斯·卡迪米,在支部的引導下,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經曆了從陌生到了解、從熟悉到認可的過程,他用外國人的視角翻譯阿拉伯文版《談治國理政》,為擴大中國共産黨執政理念的世界影響力增添了砝碼;阿拉伯語系外籍教師瓦伊勒·薩義迪在支部的帶領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産生濃厚興趣,他著有專著《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人文主義之道》,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推介蘊藏古老智慧的中國優秀文化。
供稿:外語學院
統籌:張藝萌
編輯:劉志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