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裡的窦燕山有一方,教五子名俱揚怎麼解釋?指的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故事典範?
解釋:
窦燕山:窦就是姓窦,燕山就是名燕山,燕山還指地方(現在的北京附近)。窦燕山本名窦禹鈞,是五代後晉的幽州人,由于他的家住在燕山附近,聲名遠揚,人們都稱呼他窦燕山。
義方:既正确又合理的好方法
教:教育
五子:五個孩子
名:有名,聞名
俱揚:遠揚
大意:
後晉五代時期有個幽州人窦燕山,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着合理正确的好方法。窦燕山有五個兒子,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學有所成,名揚天下。
故事典故:
五子登科
五代後晉時期,有個叫窦禹鈞的人家住在河北省薊縣。窦禹鈞在年輕的時候心術不正,靠着明瞞暗騙聚财發家。
有一天,窦禹鈞做了個夢夢到自己已故的父親,對他說:“速要悔過向善,改過呈祥。”要謹記在心。那以後窦禹鈞就痛改前非,周濟貧寒,廣行方便,大行善舉。
每當親戚朋友家中有喪事無錢買棺時他就便出錢買棺葬殓;如果有哪家家貧子女無法婚嫁時,他便出錢助其婚嫁,是外無曠夫,内無怨女。另外,對那些家庭貧困得不能生活的人,他也會借錢給他們,讓他們有做生意的資本。所以各個地方的窮人,因為有了他的幫助而能維持生活的不計其數。
窦玉軍為了要救苦濟人,自己的個人生活卻很簡樸,一點也不浪費,窦玉軍每年的收入除去供給家庭的必要生活費用之外,其餘的都用于就苦濟急。窦禹鈞還建立了四十間書院,聚集了上千款書,還并且還禮聘了許多品學兼優的老師教育青年,對那些沒有錢的貧苦子弟代繳學費,前前後後造就了許許多多學問高深的優秀人才。
到後來窦禹鈞有了五個兒子,他就以平生改過向善的經驗教育他的五個兒子。最終他的五個兒子在他的嚴格要求下都考進了中士。他的大兒子窦儀為官至尚書,他的次兒子窦俨為位至翰林學士,他的三兒子窦偁為官參知政事,他的四兒子窦侃擔任起居郎,五兒子窦僖則擔任位左補阙,最終都成了國家的棟梁。
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更多好知識不容錯過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