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之間怎麼稱呼才好?【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抄襲必究】,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親戚之間怎麼稱呼才好?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随着互聯網的不斷進步,人們之間的生活聯系也越來越緊密,以前很多年沒有打過交道的一些親戚也開始走動了,于是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對于小年輕來說);除了長期生活在一起的這些親戚外,其他的遠房親戚和不怎麼見面的親戚以及他們的子女應該怎樣稱呼呢?
筆者通過整理,今天就不妨和盤托出,通過簡單的圖表形式,為你展現中國親戚關系的一些常見稱謂。如圖:
我是分為4個支系來劃分的,這樣便于查找。
1、父系
父系簡單來說就是同姓,就是和你一個姓的(嫁進來的除外)。
比如你祖上所有的男丁,祖父、叔祖父、父親、叔父這些;還有嫁出去的女性,比如姑婆、姑母這些,都屬父系。
稱呼上面,圖中是比較書面的,實際上生活中,根據地方差異有很大的區别,比如祖父又叫爺爺,祖母又叫婆婆或奶奶,伯父、叔父叫大爸、二爸、幺爸等,伯母、叔母又叫大娘、二嬸、幺嬸等,姑父又叫姑爺等。
2、母系
母系就是媽媽那邊的親戚,和媽媽一個姓(嫁進來的除外),這邊的親戚也習慣稱為“外親”。
外祖父、外祖母又稱為外公、外婆或者姥爺、姥姥,媽媽的兄弟稱舅舅,他們的子女稱老表(表親),媽媽的姊妹稱姨母,她們的子女叫姨兄弟姊妹(姨親)。
古代所謂的“外戚專權”就主要指的這一支親戚。
3、妻系
妻系就是妻子那邊的親戚,和妻子一個姓(嫁進來的除外),我們習慣稱之為“内親”。
妻子古時又叫“内人”,這就是“内親”的由來。嶽父、嶽母也稱作老丈人、老丈母(丈母娘),舅子又叫舅老倌(現在已經演變成罵人的話了),他們的子女叫作内侄,曆史上著名的後周世宗柴榮就是以内侄的身份過繼給後周太祖郭威從而獲得皇位繼承權的。
大小姨子又稱作大小姨姐或者姨妹,她們的丈夫稱作連襟,有些地方又叫“一擔挑”或者“老挑”。
4、子系
子系就是自己的子女。
兒子的妻子叫媳婦,女兒的丈夫叫女婿,媳婦叫自己公公或者老人公,女婿叫自己嶽父或者老丈人,媳婦之間互稱妯娌。
除此以外:妹妹稱哥哥的妻子為嫂子,哥哥稱妹妹的丈夫為妹夫,姐姐稱弟弟的妻子為兄弟妹,弟弟稱姐姐的丈夫為姐夫,妻子稱丈夫的妹妹為小姑子。小姑子要和小舅子撞一塊兒,嘿嘿,那得一場好戲。
這裡要特别指出的是:姑姑的子女和舅舅的子女都叫老表,但自己的子女對他們的稱呼就不一樣了,姑姑被稱為姑婆,而舅舅被稱為舅公。
三代以内的(前後)基本上就這麼多,至于三代以外的,那就得加上“從”和“族”族這些前綴了。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曆史作者,專注于不同角度看曆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