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勵精圖治。
典故
宣帝始親萬機,勵精為治,練群臣,核名實,而相總領衆職,甚稱上意。
——《漢書·魏相傳》
漢昭帝時,昭帝極為信任霍光,使得霍光權傾朝野,威震海内,他的親戚都被安排到要職上,形成了盤根錯節、遍布西漢朝廷的龐大勢力。甚至,霍光已經成為當時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昭帝死後,因為沒有子嗣,所以霍光立武帝的曾孫劉詢(原名:劉病已)為帝,這就是漢宣帝。沒過幾年,霍光病死。禦史大夫魏相根據曆史教訓,而且曆數霍氏家族的專權獨斷之行,建議宣帝削弱霍氏勢力。
這樣一來,霍氏對魏相極為怨恨,于是假借太後的命令,準備殺掉魏相,甚至打算廢掉宣帝。得知此事的宣帝先發制人,将霍氏一網打盡。
鏟除了霍氏勢力,漢宣帝得以親自處理朝政,他振作精神,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具體來說,漢宣帝直接聽取群臣意見,嚴格考查和要求各級官員;還降低鹽價,提倡節約,鼓勵發展農業生産。
而以魏相為首的文武百官盡職盡責,漢宣帝很滿意。在這樣的默契配合下,漢宣帝在位二十五年,已經衰落的西漢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史稱“昭宣中興”。
釋義
振作精神,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
發稿:煩煩
審稿:吳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