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國外廠商在半夜悄咪咪地發布了一款手機。
論配置它平平無奇,官方卻号稱要成為iPhone的替代品……
啊這,上一個說出這種話的品牌已經涼了,創始人欠了6個億,隻能靠直播賣藝還債。
沒成想這款手機卻在海外收獲了一衆好評,成為了“網紅手機”。
最騷的是,它在上個月就以拍賣的方式在國外提前發售,價格一度被炒到折合RMB 兩萬元!
這到底是怎樣一台手機,能讓老外這麼瘋狂?又是否真能取代iPhone呢?
今天泡哥就帶大家看點不一樣的!
買跑馬燈送手機
這款手機名為“Nothing Phone 1",是前一加聯合創始人裴宇(華裔瑞典籍)創立的“Nothing"品牌的首款手機産品,8 128GB入門版售價469歐元,折合人民币3200。
這名字翻譯過來就是…“啥也不是”“啥也沒有”……和“錘子”有得一拼。
首先是在外觀設計上,Nothing Phone 1共有黑白兩種配色,背部均采用了全透明的後殼,内部用了一些蓋闆做裝飾,顯得整齊有緻。
來自YouTube:CNET
同時你也能清晰地分辨出無線充電線圈、排線等部件的位置,總之透着一種極簡工業風。
來自YouTube:CNET
左上角的相機部分采用了後置雙攝,有點iPhone 12的意思,橢圓形的模組又很像iPhone X。
比透明後蓋更騷的是,Nothing Phone 1還在其内部線條上隐藏了4條燈帶,由900多個LED燈珠組成。
這也是這款手機讓老外癡迷的重要原因,由于燈珠多且密,發光效果看起來要更均勻,看起來很高級!并且還加入了可自由定制的燈效,像極了一些汽車的行車燈。
來自YouTube:CNET
不同區域的燈帶還能單獨顯示,并可設置為不同功能的指示燈,比如中間充電線圈附近的“C”型燈帶,就可以在反向充電時亮起,下方感歎号形狀的燈帶在有線充電時又可以作為電量的指示燈,所有燈帶還可以在拍照時用來補光。
這才是真·買燈送手機!辨識度直接爆表……
Nothing Phone 1正面采用了一塊 6.55 英寸OLED屏幕, 有着2400×1080的分辨率OLED顯示屏,峰值亮度可達1200nit,最高支持120Hz刷新率,算是當下的主流配置。
屏幕的圓角部分與機身輪廓高度一緻,四邊等寬,這一點在安卓陣營裡還是挺難得的。泡哥覺得唯一的遺憾是屏幕左上角的挖孔,如果居中的話看起來大概會更協調。
來自YouTube:CNET
這款手機搭載了其定制的Nothing OS系統,從海外博主的上手來看是在原生Android基礎上進行的優化,要更簡潔,壁紙則是一種類似條紋玻璃的拟物風格,有股濃濃的錘味兒。
安卓機的一股清流
坦率地講,隻看這些,Nothing Phone 1确實給泡哥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在當下的安卓陣營裡算是一股清流,有些地方還值得其他廠商反思和借鑒。
比如外觀上的創新,透明後殼和燈帶不是什麼新鮮元素,能玩這麼大膽的卻很少見,當下安卓廠商都在試圖用AG玻璃、素皮來營造高端感,倒不如做點這樣的嘗試,搞點更明顯的差異化體驗。
而且Nothing Phone 1在拍照這個核心使用場景上也給人一種實用的感覺,雖然隻有主攝與超廣角兩顆鏡頭,卻都有着5000萬像素,主攝傳感器還是很成熟的IMX766,從官方樣張來看成像素質和顔色調教還不錯。
這一點和蘋果很像,鏡頭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相比于一些廠商用戰術鏡頭湊出來的三攝四攝,高素質的雙攝不僅有誠意,還節省了内部空間。
但這樣一款手機要想取代iPhone多少還有點難。
小而美難以走遠
首先是最核心的硬件配置上,Nothing Phone 1搭載了一顆骁龍778G 芯片,雖然能滿足日常所需,但面對大型遊戲這種稍重一點的使用場景還略顯吃力,哪怕是用個骁龍870或天玑8000,都不至于這麼不夠看。
而且雖然Nothing Phone 1沒用湊數鏡頭,但能夠滿足的也隻是日常拍照需求,不論是拍照的功能玩法還是芯片算力都不足以支撐它成為像iPhone那麼進階的創作工具。
當然,使用中端芯片和雙攝或許有成本和定位的因素在,但硬要和iPhone一較高低,多少有點碰瓷營銷的感覺。
此外,不論是iPhone還是華為小米,除了有産品力做支撐,多個産品線打造的産品生态也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Nothing除了這款手機外,就隻剩一台耳機了。
最重要的是,當下的手機越來越注重綜合體驗,像Nothing Phone 1這樣簡單和回歸本質雖然算不上壞事,但面對功能越來越卷的同類産品顯然是沒有優勢的。
而且用戶也被當下這些友商産品調教得越來越挑剔,别出心裁的外觀和跑馬燈更像是昙花一現,難以掩蓋缺乏核心體驗的短闆。
也難怪Nothing Phone 1不在中國内地市場開賣,隻能分分鐘被現實毒打,細品多個前輩血淋淋的教訓:小而美注定走不長遠。
大家覺得這款手機怎麼樣呢?一起聊聊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