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湖南省優秀農民大學生

湖南省優秀農民大學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25 20:31:13

紅網時刻 通訊員 陳思瑤 彭婷 記者 譚倩 衡陽報道

今年以來,湖南省衡東縣為實現該縣農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以産業興旺為重點,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産業鍊的發展。當前,該縣黃貢椒、禽蛋等六大重點推進建設農業産業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湖南工學院安全與管理工程學院“牽手非遺,湘遇衡東”鄉村振興暑期實踐團赴衡東縣三樟鎮、霞流鎮等産業融合強鎮開展2022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

探尋“衡東土菜之魂”——黃貢椒

衡東土菜烹饪技藝是衡東非遺項目之一,其“魂”在于黃貢椒,辣而不沖、辣中帶甜的口感助力衡東土菜形成獨特風味。黃貢椒産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衡東土菜文化的推廣,對當地産業經濟的發展是重要一環。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實踐團隊對三樟鎮黃貢椒采摘基地、慶發食品研發公司、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等黃貢椒産業相關單位進行調研。 “全國十大名椒”之一黃貢椒作為國家地理标志産品,2022年,在當地種植面積達5萬畝,年産量達5萬多噸,年産值近5.42億元,已形成集種植、加工、銷售、推廣于一體的黃貢椒産業鍊。

湖南省優秀農民大學生(牽手非遺湘遇衡東)1

剛采摘下來的黃貢椒。

目前,當地緻力于依托采摘基地打造農旅經濟文化,在吸引外部資源的同時通過就近招聘的方式,提高當地農戶收益,吸引外出勞動力返鄉,探求多途徑聯合推動當地經濟發展。除此之外,當地通過技術創新,建立萬噸窖藏基地解決黃貢椒儲藏發酵問題,确保食品質量與安全,在尋求經濟發展的同時确保安全生産。

走進“一村一品”——禽蛋

衡東縣霞流鎮李花村是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當地村幹部所創建的五項小制度、鄉賢會等措施創建良好民風,鼓勵村民間互幫互助,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當地百姓解決緊要問題,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凝聚力,為當地禽蛋産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上世紀50年代,為了提升經濟,村内組織年輕人去到廣東、長沙等地趕鴨賣蛋,為村内百姓提供補助。時至今日,李花村繼承發揮傳統養殖優勢,因地制宜重點發展以雞鴨飼養為基礎,形成禽蛋、鹹蛋黃等深度加工産業鍊,全力開展“一村一品”活動,創新性開展“村社合一”的模式。依靠地理位置優勢,多渠道、多方面發展鄉村集體經濟,将一枚枚雞鴨蛋變成了使村民緻富的“黃金蛋”。對于李花村來說,“黃金蛋”就是他們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湖南省優秀農民大學生(牽手非遺湘遇衡東)2

當地村幹部與實踐團隊合影。

據悉,李花村正在籌建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響應國家加強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政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與基礎農村設施建設等項目一起共同推進生态宜居村鎮,全面踐行鄉村振興。

遇見“衡東經典”——文旅

從色香味俱全的衡東土菜、類型豐富多彩的剪紙,到栩栩如生的皮影戲、被譽為能工巧匠的“九工十八匠”,再到人氣爆棚的草市廟戲等可以看到當地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與保護,而衡東土菜文化藝術節的舉辦則可以見證新時代文化背景下這些非遺文化與文旅融合的創新性發展。

作為元帥故裡,衡東縣發揮紅色資源優勢,結合當地農業産業、自然資源協調發展,形成紅色、綠色旅遊互動互促。依托陳少梅美術館及謝靈運、朱熹、黃庭堅、徐霞客等文人墨客留下題詠墨寶,當地大力推進農業與旅遊、健康、教育、文化産業深度融合。

據了解,衡東縣以“慶豐收、迎盛會”為主題,以“做優湖南一桌飯,衡東土菜當頭碗”為主線申辦了第五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湖南省主會場。實踐團隊期待屆時能營造出“百碗上桌、千菜競秀、萬民消費”的歡樂喜慶祥和的氛圍,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湖南省優秀農民大學生(牽手非遺湘遇衡東)3

衡東非遺剪紙成品圖。

鄉村振興中的産業發展與文化傳承密切相關,其核心是“人。因此,實踐團隊在調研李花村時也同時開展了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以期引起對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學業發展的重視。 “民族要複興,鄉村必振興”。通過“三下鄉”活動,團隊認為大學生應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基層建設中,深挖當地本土資源,學以緻用,才能助力鄉村振興,才能為民族複興貢獻一份力量,真正做到“青年者,國之魂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