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安檢可以帶消毒水嗎?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在全面恢複中清潔消毒對阻斷病毒傳播、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推進複工複産具有重要意義,但消毒要科學、規範,既要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又不能過度消毒,“消毒水不是花露水,不能随便亂噴”為此,市愛衛辦發出常态化防控市民清潔消毒健康提示,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地鐵安檢可以帶消毒水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在全面恢複中!清潔消毒對阻斷病毒傳播、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推進複工複産具有重要意義,但消毒要科學、規範,既要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又不能過度消毒,“消毒水不是花露水,不能随便亂噴”!為此,市愛衛辦發出常态化防控市民清潔消毒健康提示。
市愛衛辦副主任王彤提出,市民在複工複産和常态化防控中,要關注四個場景的清潔消毒:
一是“回家後”。到家的第一件事是洗手,要用流動水 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至少用20秒時間。科學研究表明,勤洗手對預防多種傳染病都有效,疫情下養成勤洗手的健康生活習慣,一輩子有好處。可以把外衣等挂在通風處,并和家裡物品分開放置。
二是“在家中”。居家以清潔為主,消毒為輔,優先使用陽光暴曬、熱力等物理消毒方法,勤開窗通風。居家消毒的重點環節是取團購、快遞物品,要戴好口罩、手套,采取無接觸式收貨;物品外包裝可使用消毒液噴灑或消毒濕巾擦拭消毒,噴灑消毒以包裝可見濕潤或消毒液挂珠為宜,消毒後放置10~30分鐘再接觸;紙箱、包裝袋等盡量留在門外,如果用到剪刀、推車等物品時,建議對剪刀、推車等也進行噴灑消毒;處理結束後,及時清潔雙手。此外,對家中常觸碰的門把手、手機、鑰匙、遙控器、鼠标、水龍頭等要注意清潔消毒,确有必要的,還應增加頻次。
三是“外出時”。外出時要規範佩戴口罩,随身攜帶小瓶免洗手消毒劑或消毒濕巾,随時可開展手衛生,如乘坐地鐵、公交的,可攜帶不含酒精的小瓶季铵鹽消毒劑;也可戴一次性手套。盡量不要用手碰公共物品,優先使用無接觸方式付款,外出期間盡量不用不幹淨的手觸摸眼口鼻。使用公享單車時,要戴好手套,或在車把、座椅上擦拭消毒。
四是“單位裡”。複工複産在單位中,要注意開窗通風,加強電腦、電話、打印機和辦公桌等的日常清潔消毒,要勤洗手。使用公共廁所要注意個人衛生。
消毒不當會産生健康風險,本市專業機構已多次強調要避免不規範的消毒。對此,王彤再強調“三個不”原則:一是不對人和寵物噴灑消毒劑;二是不在室内有人的情況下使用化學消毒劑消毒空氣,包括用機器人噴灑;三是不對戶外空氣和綠化、道路等開展大規模消毒。因為這些方法會造成一系列健康與環境危害。
最後,從環境保護和健康維護角度,王彤概括三個原則對市民日常消毒提出建議:能自然通風不人工消毒,能物理消毒不化學消毒,能低劑量有效消毒不高濃度消毒。
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
特别發布防護提示
出門時做好“五确認”
1.“随申碼”是綠色。
2.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72小時内(按采樣時間計算)。
3.規範佩戴口罩,佩戴時要分清内外、上下,完全覆蓋口、鼻部位,壓緊鼻夾,确保密合性。
4.随身攜帶免洗手消毒劑或消毒濕巾,在接觸公共設施或物品後(如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後能夠快速清潔雙手。請記住:有條件時,及時用“流動水 洗手液/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搓手時間不少于20秒。
5.攜帶智能手機,可以用于掃“場所碼”、出示“随申碼”、無接觸支付等操作。沒有智能手機或者不能“掃碼”的人群,可提前準備好身份證、紙質離線“随申碼”、與身份關聯的交通卡等。
出行中做到“主動掃”
1.乘坐公共交通時,主動掃“場所碼”,完成快速亮碼和個人信息登記。
2.出行中全程規範佩戴口罩,避免接觸公共物品,不用手觸摸眼口鼻,在地鐵中建議減少乘坐廂式電梯。
到達後做實“五關鍵”
電梯防護關鍵:樓層低多走樓梯,少乘電梯;錯峰搭乘,等候和進入電梯後,與他人保持距離。避免直接碰觸按鈕和廂壁等公共部位;離開電梯後,及時做好手部清潔。
辦公防護關鍵:進辦公室先通風,清潔環境,用75%的酒精棉球或消毒濕巾對鍵盤、鼠标和電話等常用辦公物品進行消毒;觸摸公用物品後及時洗手。非獨立辦公均佩戴口罩,減少走動和交談,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
會議防護關鍵:盡量不開會、少開會、開短會,盡量采用視頻會議等形式開會。如必須開會,應控制會議規模,保持會議室通風,參會人員要佩戴口罩,座位留有間隔。
用餐防護關鍵:去食堂盡量錯峰用餐,用餐前應做好個人衛生;取餐後分散就坐;就餐時不交流,就餐後盡快離開食堂。分散就餐的則建議盡量在各自工位用餐,不聚集。
商超采買關鍵:提前列好購物清單,采購時有的放矢,速戰速決;買菜時減少翻撿,挑選生鮮商品時戴手套;不擠人群密集的櫃台攤位,避免接觸公共物品;結賬時保持安全距離,使用無接觸支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