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喉嚨扁桃體發炎怎麼治好?花寶經常聽到爸媽們讨論——“我們家孩子這兩天又上火了,喉嚨發炎、發高燒、厭食,醫生說是扁桃體發炎了,最近兩年經常這樣,這可怎麼辦哪?”,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小孩喉嚨扁桃體發炎怎麼治好?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花寶經常聽到爸媽們讨論——“我們家孩子這兩天又上火了,喉嚨發炎、發高燒、厭食,醫生說是扁桃體發炎了,最近兩年經常這樣,這可怎麼辦哪?”
扁桃體究竟是什麼東西,爸媽們該拿它怎麼辦呢?扁桃體老發炎該不該切呢?
今天跟着花寶來,來了解這個讓爸媽苦惱的扁桃體。
扁桃體是什麼?人的咽部有豐富的淋巴組織,聚集成團,其中以腭扁桃體最大,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扁桃體。
扁桃體是咽部的一對忠誠的衛士。細菌、病毒想從這裡進入身體,遇到扁桃體,扁桃體就會作出反應,産生抗體,設法抵抗、消滅它們。
扁桃體為什麼會發炎?雖然扁桃體有阻擊細菌、病毒的作用,但它的免疫能力卻是有限的。
當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數量比較多、毒力比較強時,或者當孩子因為勞累、受涼等原因導緻抵抗力減弱時,潛伏在扁桃體小窩裡的病原體便會迅速繁殖,從而引起扁桃體發炎,使孩子的扁桃體出現紅腫、疼痛、化膿等症狀。
臨床可見急性扁桃體炎和慢性扁桃體炎。
① 急性扁桃體炎
急性扁桃體炎是腭扁桃體的一種非特異性急性炎症,孩子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黏膜及咽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症。
起病急、咽痛是主要表現,孩子同時還可能伴有畏寒、發熱、頭痛等症狀。
② 慢性扁桃體炎
慢性扁桃體炎是扁桃體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扁桃體炎反複發作引起或因隐窩引流不暢導緻扁桃體隐窩及其實質發生慢性炎症病變。
患了慢性扁桃體炎的孩子通常會有咽部幹燥、有堵塞感、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口臭等表現。
1歲以前,孩子的扁桃體還未充分發育,所以,1歲前的小寶寶患扁桃體炎的機會并不多。
1歲後,扁桃體開始逐漸增大,4~10歲達到高峰,14~15歲逐漸退化。因此,扁桃體炎多見于學齡兒童。
扁桃體發炎和單純腫有何不同?孩子的扁桃體發炎後會導緻扁桃體腫大,但對于單純性的扁桃體腫大來說,它們可有着本質的區别喲!
學齡兒童單純的扁桃體腫大,稱之為生理性肥大。孩子沒有發熱和咽痛表現,檢查扁桃體也無充血,無膿性分泌物,這種生理性扁桃體腫大是正常現象,不必治療。
此外,媽媽們還要清楚的是,患扁桃體炎時,扁桃體的大小并不能代表炎症的輕重程度,不要感覺扁桃體紅腫輕微就忽視治療,這樣會耽誤最佳診療時間。
扁桃體要不要割掉?割掉會不會導緻免疫力下降?
扁桃體發炎很普遍,為什麼耳鼻喉科醫生有時會建議切除扁桃體呢?
醫生的觀點是這樣的:能不切就不切,能晚切就晚切,但是如果必須切,則應該盡早切除,3歲以上的孩子切除扁桃體是不會引起他免疫力下降的。
·切除扁桃體的情況·
當孩子的扁桃體出現以下一種或幾種情況時,說明孩子的扁桃體已經從“阻擊衛士”變成了“危害品”,需要考慮切除了。
● 慢性扁桃體炎反複急性發作,一年内發炎4~5次以上。每次發炎時,孩子都有嚴重的全身症狀表現,如高燒、咽痛、扁桃體腫大、充血、表面有膿點以及颌下淋巴結腫大等。
● 孩子有扁桃體周圍膿腫病史。
● 患有風濕熱、腎炎、關節炎、風心病,且懷疑扁桃體是引起疾病的病竈。
● 孩子有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而扁桃體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時。
● 孩子的扁桃體過度肥大,妨礙吞咽、呼吸,導緻營養障礙。
……
那怎麼保護孩子的扁桃體?扁桃體看似強大,有時卻很嬌弱,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對它多加保護呢?
● 平時注意讓孩子多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 提醒孩子注意口腔衛生,飯後漱口。
● 保證孩子的飲食均衡、營養豐富,多吃蔬菜水果。不要給孩子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養成挑食、偏愛零食的習慣。
● 平日裡要多給孩子喝水。
● 當孩子患有鼻炎、鼻窦炎、咽炎或感冒時,要積極治療。
● 注意天氣變化,給孩子合理添加衣服,同時保持室内外空氣流通和溫差,避免孩子經常生病。
總之,爸媽一定要重視孩子日常生活中對扁桃體的呵護,做足預防措施。
發現孩子患病後,要及時治療,避免急性扁桃體炎轉為慢性扁桃體炎,讓扁桃體這個“阻擊衛士”真正發揮出幫孩子阻擊細菌和病毒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