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由于大腸傳導失常導緻大便秘結,排便周期延長;或糞質幹結,排出艱難,排便不暢的病症。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消化系統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
多因老人氣血津液虧耗而緻,老年人便秘發生率較高,大約1/4的老年人有習慣性便秘。在中醫學中便秘屬“大便難”、“脾約”、“陰結”、“陽結”的範疇。
常三五天、七八天大便1次,甚至更長時期,多數糞質幹硬,排出困難,且伴有腹脹、腹痛、頭暈頭脹,嗳氣食少,心煩失眠等。
排便困難,常因排便努掙導緻肛裂、便血,甚則引起痔瘡等。
大便排出不暢,排便無力,排便時間延長,常出現努掙汗出,乏力氣短,心悸頭暈等。
鑒别要點積聚與便秘均可出現腹部包塊。但便秘常出現在左側腹部,積聚則腹部各處均可出現;
便秘多扪及條索狀物,積聚形狀不定,積聚之包塊與排便無關,便秘之包塊為燥屎内結,排便後消失。
5大常見便秘論治證候:大便幹結,排便困難,間隔時間長,甚則肛裂出血,口幹口苦、口臭,面紅身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燥,脈滑實或滑數。
治法:清熱潤腸通便。
方藥:麻子仁丸加減。麻子仁,枳實,厚樸,制大黃(後下),麥冬,栀子,杏仁,白芍,萊菔子。
證候:排便費力,艱澀不暢,胸脅痞滿,嗳氣頻作,善太息,苔薄膩,脈弦。
治法:順氣導滞。
方藥:六磨湯加減。烏藥,枳實,槟榔,木香,沉香(沖服),制大黃,當歸,白芍。
證候:大便燥結或軟,便時努掙乏力,汗出氣短,倦怠懶言,面色不華,舌淡苔薄白,脈虛。
治法:益氣潤腸通便。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黨參,白術,當歸,升麻,柴胡,陳皮,枳殼,肉苁蓉,草決明。
證候:頭暈目眩,心悸健忘多夢,大便幹結,面色不澤,唇甲淡白,舌淡或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養血,潤腸通便。
方藥:益血潤腸丸加減。熟地黃,當歸,首烏,玄參,肉苁蓉,阿膠(烊化),杏仁,枳殼,陳皮,蘇子。
證候:大便幹結或不幹,排便困難,畏寒肢冷,氣短乏力,腰酸膝軟,腹冷痛,小便清長,夜尿頻多,舌淡苔白潤,脈沉遲。
治法:溫陽通便。
方藥:溫脾湯加減。炮附子,幹姜,人參,制大黃(後下),甘草,何首烏,當歸,枳殼,肉苁蓉,草決明。
常見治療方法食療:
護理:
預防與康複
老年便秘積極治療,并結合飲食、情志、運動等調理,多數可以康複。
#大家健康超能團#@大家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