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說:“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人要過得好,就要通過修行,精進自己,提升生命的能量。而修行的内核在于修心。
王陽明說:“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
一切都是内心的映照。心強大了,你的世界也會曼妙無窮。
01
心态正
俗話說“心态決定狀态,狀态決定成敗。”
心态是生活的起點。心态正的人,高光不傲,低谷不餒,閑境不怠。
不管自己處于什麼境地,都能心平氣和地面對事情,從容不迫地經營人生。
蘇轼的一生,命運并不友好,而他卻憑借正确的心态,活出詩詞一般的爛漫。
前半生初露峥嵘,高官厚祿。他沒有頤指氣使,傲視蒼生。而是謙虛謹慎地侍奉朝廷,真心實意地關照民生。
後半生風波驟起,一貶再貶。他沒有悲觀沮喪,擺爛自己。而是積極生活,自得其樂。并在陌生的山水中,構建起俊逸奔放的文學世界。
不管命運把我們置于何地,心态擺正,我們的世界才正确,人生才能行穩緻遠。
心态不好的人,要麼氣焰嚣張,得意忘形。要麼戰戰兢兢,自慚形穢。
這樣的人生,容易吃情緒的虧,生活也是一片狼藉。
古人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心态正了,才能正知正行,順風順水。
02
心氣平
《尹文子·大道上》中說:“今世之人,行欲獨賢,事欲獨能,辯欲出群,勇欲絕衆。”
什麼都想高人一頭,隻會讓自己陷于不得意的煩惱之中。
心氣太高,折騰自己。心氣太低,擺爛自己。
讓心氣平和,既不刻意去争強好勝,也不要自暴自棄,佛系躺平。
有一種翠波鳥,心氣很高。
科學家把一隻翠波鳥放在閉環的空間裡,裡面有築巢的材料。
這隻鳥銜泥築巢,巢穴空間剛夠它居住。
科學家放入第二隻翠波鳥,發現兩隻鳥都在争相築巢,它們一定要讓自己的巢比對方大。
它們就在攀比中持續勞動,最後力竭而亡。
楊绛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内心的淡定與從容。”
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無關。
不要嚴苛自己,與他人一比高下;也不要随波逐流,不思進取,安于生命的平庸。
經營好自己的世界,活出自己的燦爛,不負今生,足矣。
03
心欲少
《易經》說:“夫少者,多之所貴也。”
多欲,是人生痛苦的根源。精簡欲望,少私寡欲,才能活得健康長久,幸福惬意。
《紅樓夢》的好了歌窺破了世相:不管是王侯将相,金玉滿盆,還是嬌妻美妾,兒孫綿延,最後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妙玉說:“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首丘。”
你再強、再富、再不可一世,也不過是人世間的匆匆過客。最後陪伴你的,隻是一個土饅頭,孤墳一抔而已。
我們沒有必要争太多,節制欲望,簡單生活,才能安享于歲月靜好。
楊绛被稱為舊中國“最美的妻,最才的女”,可謂美貌和才華并稱,智慧和勇氣共存,優勢獨具。
然而,她一聲清心寡欲,與世無争,把自己活成嚣嚣濁世的一朵幽蘭。
出版社讓她出席新書簽售會,這樣可以賺更多的錢,她不願意去。
清華大學讓教授們,自行申請配發米糧的數目。别人都多多益善,她隻要一點,夠吃就行。
楊绛說:“我和誰都不争,和誰争我都不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該走了。”
人生一世,我們真正需要的,不過是陽光,水,糧食和空氣。何必以過多的欲望束縛自己,讓自己痛苦不堪。
04
結語
人生是一段修心的旅途。
擺正心态,勝不驕,敗不餒,閑不怠,積極地走好自己的路。
平和心氣,不攀比,不擺爛,不慵懶,活出自己獨有的色彩。
減少心欲,不貪婪,不奢靡,不沉淪,在簡單樸素中邂逅美好。
孟子說:“養心莫善于寡欲。”
放下欲望,心無執念,人生自然雲淡風輕,自在無礙。
感謝閱讀,感恩遇見,有你的支持更親切~願我們在修行中精進,心态正,心氣平,心欲少,做最好的自己[玫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