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力文
水站,也就是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時刻監測着河流湖泊的水質狀況,是監測環境、服務公衆的窗口。為集中展現水站文化建設成就,發揮優秀水站的示範引領作用,經過地方推薦、網上投票、專家評審和結果公示等環節,全國首批100個“最美水站”評選産生,我省有5個水站入選,分别是濟源小浪底水庫南山站、焦作沁河武陟渠首站、安陽露水河南谷洞水庫站、鄭州賈魯河尖崗水庫站、南陽丹江口陶岔站。
據介紹,水站是監測地表水水質,及時預警潛在環境風險的重要基礎,是評估水污染治理成效,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支撐。我省目前有國控水站78個,省控水站67個,市控水站160個,實時監測着我省省域内淮河、黃河、海河、長江四大流域的幹流以及支流水質變化,同時肩負着對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庫區及其入庫河流的水質實時監控的重任。分布在我省各地的水站均開展了對水質五參數及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總氮等常規因子的監測,在部分重要的河流斷面、湖庫開展了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藻類、生物毒性等特殊因子的監測,全方位對河南省水環境質量經行動态管控,在我省水污染防治攻堅工作發揮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作用。
濟源小浪底水庫南山站
南山水質自動監測站屬于國家水環境質量監測網,于2018年3月起正式開工建設,同年6月16日竣工,工程占地面積308m2,站址海拔高程276m。南山水質自動監測站配備了水溫、pH、溶解氧、電導率、濁度、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總氮等共9項監測指标,配備的視頻監控單元可遠程監視水質自動監測站内采水設備、自動監測分析儀器、供電系統、數據采集及傳輸系統等的情況,觀察取水工程工作狀況。
焦作沁河武陟渠首站
武陟渠首水站位于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鄉沁河幹流上,屬于國家水質自動監測網,由省環保廳和地方共同建設,該站由國家統一運行管理,監測數據與地方共享,該站于2018年3月起正式開工建設,曆時80餘天,于2018年5月竣工,站房占地面積115m2,站址海拔高程34m。該站的控制斷面位于沁河幹流入黃河口,距離上遊濟源市約60公裡,距離沁河入黃河口約8公裡。沁河流經山西省安澤縣、沁水縣、陽城縣、晉城市郊區,切穿太行山,自山西省晉城市郊區的拴驢泉進入濟源市紫柏灘流入河南省,經濟源、沁陽、博愛、溫縣、于武陟南流入黃河,全長約485公裡,流域面積達13532平方公裡。
武陟渠首水站配置了水溫、溶解氧、pH、濁度、電導率、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氮、總磷、TOC共10項監測指标,可實現對控制斷面水質9項指标的實時自動監測,及時掌握斷面水質狀況,把握水質變化規律,為區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決策支撐。
安陽露水河南谷洞水庫站
林州南谷洞水庫站屬于國家水質自動監測網,于2018年3月起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6月竣工。站房占地1000㎡,站址海拔高程561m。林州南谷洞水庫站配置了水溫、溶解氧、PH濁度、電導率、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氮、總磷共9項監測指标,可實現對控制斷面水質9項指标的自動監測,及時掌握斷面水質狀況,把握水質變化規律,為區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決策支撐。
鄭州賈魯河尖崗水庫站
鄭州市尖崗水庫水質自動站在各級領導大力指導與支持下,2018年3月1日起正式開工建設,于2018年3月30日建設完成,站房占地面積42m2。尖崗水庫站可實現對控制斷面水質9項指标的實時自動監測,及時掌握斷面水質情況與水質變化規律,為區域水質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南陽丹江口陶岔站
南陽陶岔水質自動監測站屬國家水質自動監測網,該站始建于2004年,于2014年10月擴建,2014年12月竣工,占地400平方米。該站配置了水溫、pH、電導率、濁度、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總氮、銅、鉛、鋅、镉、生物毒性(魚法)、糞大腸菌群、葉綠素、藍綠藻等17項指标監測儀器,可實現對控制斷面水質17項指标的實時自動監測,及時掌握斷面水質狀況,把握水質變化規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