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内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和玉米供需預期存在缺口有很大的關系。我們都知道,我國玉米供給少部分是由進口玉米補充的。因此,關于巴西進口玉米的話題引起了大家的熱議。那麼,巴西玉米究竟何時才能到港?進口巴西玉米成本如何?在什麼時間将會開始影響國内市場?針對這些大家關心的話題,本文将做詳細分析。
之前給大家分析過,在過去幾年,我國進口玉米的主要來源是美國和烏克蘭,受檢驗檢疫以及運輸費用等因素影響,從巴西進口的玉米數量微乎其微。在俄烏沖突的影響之下,為了拓展進口來源,分散因集中進口而帶來的潛在風險。
在今年5月份,我國海關總署與巴西農業部簽訂了《巴西玉米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這為進口巴西玉米奠定了政策基礎。在協議書簽訂後,根據市場人士稱,5月份曾采購過20~40萬噸巴西玉米,但随後再沒有跟進新訂單。
11月2日,我國海關總署更新了向我國出口巴西玉米的企業名單,其中包含國際四大糧商ABCD在内的136家企業獲得了出口許可。至此,進口巴西玉米的障礙基本被清理幹淨。
但掃清障礙不代表着巴西玉米就立即可以出口我國,隻有檢驗檢疫合格的産品才能進入中國市場。在5月份簽訂的《巴西玉米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中,要求進口巴西玉米中的雜草及真菌等指标必須符合要求。但在2021/2022年度,巴西生産的玉米并沒有進行過相關監測。因此要等到2022/2023年度首季玉米上市後巴西方面才能提供相關檢驗。所以,新糧的植物檢驗檢疫證書要在今年的四季度底才能辦理。
從國内來說,進口玉米需要相關企業具有加工與倉容許可證,尤其是牽扯到轉基因玉米的加工和保管,要求更為嚴格,不過我國部分飼料企業早在2021年就完成了相關手續的辦理,因此,對于進口巴西玉米在國内加工基本不存在問題。
進口巴西玉米大量到港的時間,以及何時會對國内市場帶來明顯影響?受進口政策、種植周期、出口淡旺季等因素影響。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進口政策的推進情況。下面我們從種植周期和出口淡旺季來詳細說說。
從種植周期來看,巴西玉米種植基本是一年兩季。第一季作物的播種時間是10月前後,翌年的2月份左右收獲,産量大約占全年總産量的22%左右,主要供應國内市場。而第二季節的播種時間大約在1月份左右,收獲時間是6月份前後,占國内總産量的76%左右,主要用做出口。
因此,1~6月是巴西玉米出口淡季,而7~11月是巴西玉米出口旺季,這也與我國玉米青黃不接的時間段剛好吻合。
綜合以上因素,預計進口巴西玉米最早裝船時間也要在12月份左右才能開始,但要大量發運仍需要等到7月份左右巴西第二季玉米收獲後才能開始,按照航運時間,到達國内的時間要等到2023年的三季度。
由于巴西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較低的種植成本,近幾年巴西玉米種植發展勢頭迅猛。按照目前的彙率計算,巴西玉米種植成本在700~800元/噸左右,出口優勢較為明顯。
另外,巴西玉米多為轉基因玉米,受種植和收獲方式等因素影響,玉米破損率和雜質較多,一般破損率在10%左右。如果進口至我國使用,在成本方面較國内玉米将增加100元/噸左右的費用。
11月5日,巴西玉米FOB價格307美元/噸,在配額關稅内的靠港價格為2855元/噸,蛇口港内貿玉米自提價格3010元/噸,疊加破損率和雜質費用,實際使用費用大約在3110元/噸,而美國玉米靠港價格為3150元/噸,破損率和雜質與巴西玉米相當,因此整體要比巴西玉米高出155元/噸。從這點來看,進口巴西玉米較美國玉米優勢明顯。另外,從遠期來看,随着巴西玉米大量上市,價格可能還會下降,進口利潤将會直接顯現。
綜上所述,巴西玉米對國内玉米價格構成威脅還需要時日,最起碼要等到三季度,不過在進口價差以及下遊采購意向方面,将成為國内市場炒作的題材,也會對國内現貨價格形成直接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