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查詢各公辦高校官網現任領導配比情況,一般來說沒有超過20位。如: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都是11位,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都是18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7位,西安交通大學16位,重慶大學9位,太原理工大學10位,燕山大學和長沙理工大學12位,衡水學院7位,等等。
通過查詢各民辦高校現任領導配比情況,數量差距較大。如: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和南昌理工學院26位,湖南信息學院和武昌首義學院13位,西安翻譯學院12位,鄭州西亞斯學院和湖南涉外經濟學院8位,鄭州工商學院7位,西安外事學院2位。
據相關信息,北京大學2012年有11位校長助理,被指浪費資源。2014年降至8位校長助理,仍然被質疑北大官僚化嚴重。2017年在巡視整改中,針對違規提拔任用幹部的問題,已免去8位校長助理。
民辦高校領導較多的高校的特點:
第一,校長助理數量較多,如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名譽校長、校長和副校長共9人,校長助理也是9人,比例就是1:1。
第二,校長類别較多,如南昌理工學院有榮譽校長(2人),名譽校長(1人)和校長(1人)、執行校長(1人),副校長(11人),各種校長加起來共16人。
第三,副校長數量較多,如南昌理工學院11人。
第四,其他職位較多,如顧問、榮譽董事長、名譽董事長、榮譽校長、名譽校長,等等,當然有的的确參與學校管理或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有的可能純粹就是虛職,為了一個利益而已,一個廣告而已。
其他有民辦高校領導較少的特點:
第一,校長 書記 副校長
第二,董事長 書記 副校長
第三,校長 書記
即使個别學校配有校長助理,一般也就1人左右,比較符合常理。特别是西安外事學院領導就兩人,黃藤既是董事長又是校長,闵小平是書記,學院領導無公布其他領導,在學校信息公開網2018年發布的《學校領導和主要管理幹部分工》也隻6人,除了黃藤和闵小平外,還有潘君(教學與研究部部長)、劉亞傑(副書記、紀委書記、學生工作部部長)、董宇龍(副書記、行政部部長)、張小剛(保障部部長),無副校長等職位,通過檢索學校官網也無“副校長”的相關報道。
對于民辦高校領導配比情況,我沒有資格進行評價。就我個人認為,領導配比不宜過多,行政化過于嚴重,大家都隻為當官發财,無心思教學,出現領導一大路的情況,恐怕真的不是什麼好事。
第一,校長助理是否屬于學校領導?你既然公布出來了,就有一定的實權,那肯定屬于學校的領導。
天津大學選拔學生做“校長助理”,民辦院校是否可以效仿。
第二,顧問團是否屬于學校領導?學校顧問,即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貢獻他們的智慧和力量的,實際上政府也會有顧問團,難不成他們就是政府官員了?況且學校。
第三,各種校長,到底貢獻了多少力量?我個人認為,什麼榮譽校長、名譽校長是辦學之初,為了利用影響力人物打造學校知名度的,或者曾經為學校作出了較大貢獻以銘記該人物而設置的,實際上很多都是虛職。
第四,董事會成員是否屬于學校領導?董事會在民辦院校中屬于決策機構,應該與管理機構分開,雖然是董事長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但是我認為董事會成員不是學校領導。
對于民辦院校,應該把高層次、高學曆人才用在教學一線,而學校管理者實際上不需要太高層次人才,在薪資待遇上也應該關注到教學一線人員,防止高學曆高層次人才流失。在一些民辦高校有的領導為了自己的利益領取高工資,而教學一線的特别是高學曆人才高層次人才流失嚴重,院部幹部升不了校級幹部也流失嚴重,這種趨勢和氛圍是不好的,不利于構建和完善現代大學管理制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