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電子支付的普及,不少用戶已經習慣了出門不帶錢包的生活方式。掃碼付、京東閃付、APPLE PAY,多種多樣的方式為電子支付生活帶來便捷。不過,方便之餘,千萬不要忽略支付安全。京東金融技術大拿特意為大家總結出四種電子支付安全小技巧,方便大家“照顧”好自己的錢包。
保護好個人身份信息,小心被盜用!
銀行卡居然可以倒賣?确有其事!有人貪小便宜,實名辦卡并出售,導緻“實名非實人”,這些卡常被用來洗錢。大部分讀者不會進行這種操作,不過也要小心個人身份信息被盜取,用于辦理銀行卡并出售等非法途徑。
路邊攤都普及了掃碼付,偶爾有個需要現金的場合還真不習慣。不過,小編奉勸大家,掃碼付雖然方便,但是安全性值得關注。比如,有人會在真二維碼上貼個假二維碼的貼紙,引導大家誤掃;再比如,停車場經常有人冒充收款人員,出示二維碼請你支付。
掃碼前務必确認:二維碼出示者是否為收款人、扣款後查看購物小票和手機扣款通知。
【案例】有網友曬出違法停車告知單,單據上印有用于支付的二維碼。事實上,違法停車告知單不具處罰決定書功能,不會要求被告知人通過掃碼、轉賬等形式支付費用或者繳納罰款。
提示
未經核實的二維碼輕易别掃!如有疑問,一定要核實!核實!核實!
中獎短信統統無視 記得點舉報
“xxx您好,恭喜您被xxx節目抽中xxx獎項一等獎,請及時登錄某網站填寫信息并領取獎品。”這樣的短信,恐怕你收到不少吧?有沒有偶爾沖動想回複一條試試?事實上你壓根沒參與該節目抽獎活動,又怎麼會被抽中呢?事實上,大部分讀者不會輕易回複此類短信,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此類短信如果包含您的姓名、性别的要素,可能意味着您的個人信息已經通過某些渠道被洩露給不法分子,這時,僅僅不回複、删除、拉黑還不夠,還要記得舉報短信發送号碼。
【案例】今年上半年,一名90後小夥利用短信群發詐騙信息,杭州多名遊客上當受騙,其中一名受害人被騙10萬餘元,嫌疑人已落網。
提示
别相信天上會掉餡餅!接到這種中獎短信,直接無視或者删除,同時将發短信的電話号碼拉入黑名單,并進行舉報。
财産賬戶一定要實名!
因未實名造成财産損失後難以追查的案例非常多,因此,注冊各類支付平台時,一定要選擇靠譜平台,并按要求進行實名認證。
【案例】今年1月,廈門市民蘇女士受引誘将377萬元轉至某不要求實名認證的第三方支付并被轉移、取現、銷贓,因未進行實名認證,給偵查帶來很大難度。
提示
有關部門正在加緊督促涉及電子支付平台的實名制認證。用戶應拒絕不要求實名認證的支付平台,别因怕麻煩造成财産損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