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的無錫市一度是江蘇省GDP第二,雖然數年前GDP被南京市反超,但仍然牢牢占據全國地級市GDP第二的地位,被稱為全國第二地級市。經濟要發展,教育要先行。無錫市的高等教育發展卻不盡如人意,南京以34所本科院校占據江蘇高教第1城的地位,蘇州以9所本科高校占據江蘇高校第2城的地位,無錫市的本科高校數量隻能在江蘇省内排在并列第6的位置,嚴重拖了無錫的後腿!
目前無錫市共有13所高校,如果論數量的話可以排在江蘇第4位,但是質量卻遠遠不如,長期以來無錫的高等教育隻有江南大學這一所211高校苦苦支撐,另外能拿出手的隻有無錫太湖學院和無錫學院這兩所本科高校,目前這兩所高校也是無錫市高等教育的突破的最佳缺口。
近日無錫市教育部門公布了十四五期間高等教育方面的規劃,圖表君看後直呼看不懂。在這個規劃中提出了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無錫職業技術大學,以及無錫太湖學院建設無錫太湖大學和無錫蘇格蘭大學,這是明确支持籌建的3所大學。但是有關無錫學院的表述方面,僅僅指出高起點辦好無錫學院,加強學科建設,創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對于無錫學院的支持力度,明顯不如無錫太湖學院,這背後的轉變耐人尋味!
無錫太湖學院前身是江南大學太湖學院,無錫學院的前身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都是原來的獨立學院。其實查看一下江蘇省二本學院的投檔線會發現,差距都不是很大。根據2019年江蘇省理科本科投檔線排行榜,南信大濱江學院排在第55位投檔線324分,無錫太湖學院排在第68名投檔線319分,基本是沒有什麼差距的。
2011年江南大學太湖學院轉設為民辦的無錫太湖學院,從此開始獨立發展。但是公辦本科院校的生源質量明顯強于民辦本科院校,對于無錫這樣的不缺錢的經濟大市來講,有足夠的資金支撐一所公辦的本科院校。但不知為何,當年的無錫太湖學院并沒有轉為公辦院校,原因耐人尋味。
3年後的2014年,無錫市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開始合作建設無錫研究生院無錫研究院。2016年鑒于兩者之間良好的合作關系,無錫市開始介入南信大濱江學院,同時在無錫築巢引鳳,建設校區。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正式落戶無錫。布局完畢之後,2019年濱江學院提出建設公辦的無錫大學的目标,2021年初,濱江學院正式轉設為公辦的無錫學院,已經為未來升格無錫大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在此次規劃中并沒有提出有關籌建無錫大學的相關信息,讓人一頭霧水。
無錫太湖學院作為本地的民辦本科院校,無錫市自然寄予厚望。規劃中提出要建設無錫太湖大學以及無錫蘇格蘭大學,這兩個問題應該很好理解。以無錫太湖學院的二級學院蘇格蘭學院為基礎籌建無錫蘇格蘭大學,屬于中外合作大學,審批相對比較容易,基本沒有什麼懸念。以無錫太湖學院為主體籌建無錫太湖大學困難還是相當大的,因為作為一所民辦本科院校,很難升格大學。
目前全國範圍内從民辦本科升格大學的大概隻有吉林省的一個例子,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升格吉林外國語大學,并且這所學校入選了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也是唯一的一所民辦高校。這麼特殊原因很簡單,2006年通過司法公正,将學校所有資産全部捐獻給社會,這也意味着吉林外國語大學擁有公辦的基因。吉林外國語大學的校長秦和,現在是作為學校的法人代表,繼續管理吉林外國語大學,去世之後這所學校将會轉變為真正的公辦院校。
由此可以看出民辦本科院校升格大學的困難,如果無錫太湖學院以民辦的身份申請大學,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既然無錫太湖學院提出升格無錫太湖大學以及無錫蘇格蘭大學,那麼或許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無錫太湖學院有可能轉變為公辦本科院校,那麼籌建這兩所大學将不再是天塹之隔。
如果無錫太湖學院重新轉設公辦,作為本土高校還是有相當的優勢,至少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那麼無錫學院作為引進的高校重要性将會削減。那麼到底是無錫太湖大學彎道超車,還是無錫大學率先建成,讓我們拭目以待!
圖表探索原創,歡迎關注。數據來源于網絡,請以官方信息為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