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愛情》中,江昌義是個不讨喜的人,他的出現讓原本和諧的江家亂成一鍋粥,他的身份尴尬,本來是個棄子,在農村長大,母親死後,他帶着母親的恨去認江德福當父親,最後當兵、經商,從一個農村小夥子到某公司的董事長,實現了階層的跨越。
人生而不平等,每個人從一生下來就不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每個人都想活得更好,而如何将手中資源利用到最大化呢?
安傑娘家人,是通過維系親情,江昌義則是用一種不入流的手段獲得。他認江德福為爹,可謂是“一箭三雕”。
01、報複江德福“抛妻棄子”
江昌義是江德福的前妻和江德福大哥的私生子,江德福從戰場上回來後,發現了這件事,一怒之下将懷孕的前妻趕出了家門,江昌義的母親隻好回到娘家生下他,含辛茹苦地把他養大,在臨死前才把一切告訴江昌義,并讓江昌義去冒認江德福這個父親。
可以想象一個懷着孕的女人被自己丈夫趕出家門,獨自生下孩子,并将她養大,有多麼辛苦,況且還在農村,不知要忍受多少閑言碎語。這些苦最終都變成了恨。
當江昌義來到海島上,進了江家的門,上下嘴唇煽動着,努力幾次也沒發出音來,憂郁的眼睛滾出大顆的眼淚,哽咽着喊出了一聲爹,仿佛要将這二十多年的委屈一下宣洩出來。
這一聲爹把江德福喊愣了,再加上江昌義長着一張國字形的臉和江家祖傳的特有的鼻子,讓江德福以為他就是自己的兒子,為此安傑和江德福大吵一架,随即收拾行李,回到了青島娘家。
江昌義并不是想給自己找個爹,畢竟他也二十出頭了,他心裡明白,就算蒙混了所有人,江德福也不可能讓他這個“兒子”進家門,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他來認江德福這個爹,是帶着母親的仇恨,報複江德福當年的“抛妻棄子”,将江家攪亂,是他的其中一個目的。
因為在江昌義看來,即使自己母親不和别人私通,江德福也不會帶着一個裹小腳,大字不識的女人進城,在他的價值觀裡,江德福就是一個不念舊情,冷酷的人,所以他一定要來報複他。
02、恨安傑搶走他母親的一切
若幹年後,江昌義已經成了某公司的董事長,他才告訴亞甯真相,從他和亞甯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來,他不僅對江德福有恨,他對整個江家的人都有意見。
江昌義最恨的人就是安傑,他覺得是安傑這個城市女人,看不起農村人,管農村人叫鄉巴佬,一旦這些鄉巴佬男人出人頭地了,城市女人又來把他們俘虜過去,而安傑就是這樣把江德福俘虜過去的。
在他的價值觀裡,城市女人在享福,農村女人在受苦。這時的江昌義,心中有恨,也注定活在悲憤和苦悶當中。
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就是仇恨,當一個人心中有恨,看人待物就會産生偏見,不願相信客觀事實,隻相信自己相信的。
後來,亞甯去南方出差,特意去看望江昌義,他故意将整個事情的真相告訴亞甯,就想讓她心中不愉快,臨别時,故意送亞甯一顆大鑽石戒指,還教他應該戴在哪個手指上,就像當年亞甯教他如何擠牙膏一樣。
恨是愛而不得,恨是失望,對别人的失望,也是對自己的失望,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同樣的也不會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03、為了自己的私心
江昌義認江德福當爹,不僅是想攪亂江家,報複江德福和安傑,也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有一種要奪回本該屬于他的一切的意思。
江昌義從小在農村長大,但他是個有野心的人,不甘心一輩子待在農村,想過不一樣的生活,他深知依靠自己不可能實現階層的跨越,他一無知識,二無人脈,隻能去找江德福,畢竟江德福是他們老家混得最好的人,以正常的方式去找,江德福不一定待見他,所以他用了一種卑劣的方式。
當然,他為了讓自己的陰謀得逞,在江家戰戰兢兢地過了一個月,忍受着江家兄妹的白眼,将自己的秘密守口如瓶,讓江德福背了幾年黑鍋,在安傑面前擡不起頭。
試想一下,如果江昌義并沒有認江德福為爹,而是一開始就把事實說出來,把自己和母親在農村受的苦說出來,江德福也不會不管他,再怎麼說也是他江家的血脈,這樣,他不僅能得到其他人的憐憫,江德福也同樣會送他去當兵。
而江昌義選擇了卑劣的方式,是當時的他被仇恨所蒙蔽,一心隻想着給江家人帶來不痛快,最後,江德福也就用了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把他送出去當兵,為他背鍋,江家兄妹沒有和他往來。
對于江昌義來說,有野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通過不擇手段而實現的目的,最終的結局往往也都不會是美好的。
其實不原諒别人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也是我們的權利。如果原諒不了别人,那就選擇放過自己。
畢竟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應該白來一遭,我們應該去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始終抱着恨意,等待别人的道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