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寺禅意古詩全文

山寺禅意古詩全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1 02:38:14

鳥鳴澗

唐 /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寂靜的深山中隻有桂花無聲地飄落,

夜裡一片靜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銀輝灑落驚動了山中栖鳥,

在這春天的溪澗中不時地高飛鳴叫。

山寺禅意古詩全文(靜夜春山   )1

【品讀】

讀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就像欣賞意境優美、富有禅意的畫卷,蘇東坡曾說:“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王維,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被稱為“詩佛”。王維的母親笃信佛教,維摩诘是古印度著名的在家菩薩,堪稱佛陀時代第一居士。在印度梵(f à n )文裡,“維”是“沒有”之意,“摩”是“髒”,而“诘”是“勻稱”。王維的名和字合起來就是“處處潔淨、沒有污染”之意。

山寺禅意古詩全文(靜夜春山   )2

王維

王維少年得志,二十歲就進士及第,任太樂丞(在朝廷負責禮樂方面事宜),可謂春風得意、平步青雲。然而人生總是會有不期而遇的波瀾,因為觀看“伶人舞黃獅子”而被告發,從此貶谪到千裡之外。不就是看了一場舞獅嗎?至于嗎?在唐代,舞黃獅子那可是皇帝的專場,不能私人訂制的。倒黴的王維,從此走上了落寞之路,卻意外成就了一位澄澈悠然的詩佛。

這首《鳥鳴澗》并非在山野中即景所寫,而是詩人寓居在浙江紹興的友人皇甫嶽所居的雲溪别墅時所作。詩中的“閑”“落”“靜”“空”等詞,讓我們讀到王維彼時的心境,似佛家的清靜空靈在山澗回蕩。

山寺禅意古詩全文(靜夜春山   )3

詩作中有兩大疑點:一是關于題目,“鳥鳴澗”是地名還是“鳥在山澗中鳴叫”?例如飛仙洞、虎跳峽等景點,有史料記載鳥鳴澗就是一個地名,大概是因為鳥兒們經常在此地集會而得名。若是結合詩的後兩句,應理解為“鳥在山澗中鳴叫”更為貼切,點題之筆。如果把兩種解讀視為雙關更妙,更有意境。第二是關于桂花,在我們的常識中,八月桂花香,那應該是秋季,可詩中分明是“春山”“春澗”,難道是時間錯亂?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寫的是春日桂花;另一種則認為文學藝術是超越生活的,詩人的移花接木、颠倒時序并無不妥。但需要達成共識的是,詩中所描繪的畫面正是王維漫遊若耶溪的月夜春景。

輕輕地讀這首詩,就仿佛在靜靜地聆聽着所有的字詞從蒼茫的天幕墜入溪流,一滴、兩滴、三滴……最終彙聚成一串佛珠,挂在詩人潔淨的心頭。

山寺禅意古詩全文(靜夜春山   )4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以心境寫意境。花開花落是非凡之音,唯有内心真正安閑,放下對世俗的迷戀,才能聽到此聲;夜色沉沉,萬籁俱寂,春山因人心放空而“空”,實則“春山”怎能空空如也?春天的山野,在白日裡應是草色天涯、百花盛開、鳥飛蟲鳴……這一“落”、一“空”是随着夜色,随着禅意“靜悟”出來的。

山寺禅意古詩全文(靜夜春山   )5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動景寫靜景。南北朝有位詩人王籍也曾在這個若耶溪畔寫過一首詩,其中佳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對後世影響極大,“以動寫靜”的反襯手法就是他的首創,用“蟬噪”和“鳥鳴”來突顯山林的幽靜。而後世的王維,又到若耶溪,又憶前人詩,觸景生情,在《鳥鳴澗》中用到了同樣的手法,以花落、月出、鳥鳴等動景,襯托月夜春山的空曠甯靜。月出本無聲,卻能“驚山鳥”,光影的變化讓鳥雀們驚慌失措,靜中生趣。“時鳴”和王籍詩中“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以鳥的啼鳴劃破靜谧,喚醒溪流,這無疑是人間最美的頌春曲。

此後的每個春天,讓我們迎着暖陽,傾聽微風拂過的聲音,當一顆心安靜時,世界就會怦然心動。

山寺禅意古詩全文(靜夜春山   )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