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保時捷減配合法嗎

保時捷減配合法嗎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8-18 20:52:54

保時捷減配合法嗎?記者 | 周姝祺編輯 |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保時捷減配合法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保時捷減配合法嗎(保時捷減配風波後續)1

保時捷減配合法嗎

記者 | 周姝祺

編輯 |

距離電動轉向柱減配事件公開緻歉12天後,5月12日,保時捷中國給出的最新回應稱,“我們會在未來幾天内給予客戶和公衆一個明确的答複。”但截至發稿前,保時捷中國尚未給出回應。

界面新聞此前報道,保時捷将部分車輛原本帶有電動調節功能的轉向柱更換為手動轉向柱後,未按照原本承諾進行後續補裝,将原有的補裝方案替換成價值僅2300元的代金券,引發車主集體投訴。

事情發酵後,保時捷中國表示已成立特别工作組,将聯合相關供應商,盡快找到解決方案。有車主向界面新聞表示,已經收到了4S店的通知,可以申請優先安裝電動轉向柱,但是因為芯片尚未完全供應上,具體安裝時間不知,車主還要繼續等待。

另據中國網報道,最近已有部分保時捷車主已經解決了車輛問題。車主反饋稱,保時捷方面已經按車主要求,為其辦理了退車服務。此前該平台陸續收到了40餘條保時捷減配相關的投訴,直指保時捷存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不過,界面新聞了解到,目前仍隻有極少部分車主收到了可以優先補配或退車的通知。有車主反映,她在的接近500人的維權群裡,車主們普遍表示沒有後續進展。“大家現在都不太滿意保時捷表現出來的态度,覺得毫無誠意,一拖再拖。”

另一位廈門保時捷帕拉梅拉車主向界面新聞透露,他所在的起訴保時捷的微信群已經有182人,群裡成員在保時捷中國公開緻歉後,均未收到解決方案。

“我們還在等保時捷最近能不能給出更明确的解決方案,補裝或者給予賠償。如果最終方案不到位,我們将聯合起訴,材料已經在搜集整理。”該車主認為,保時捷中國此前的道歉信是對消費者的敷衍。

有車主在搜集起訴材料時發現,保時捷在合同和履行環節還“留有一手”。保時捷方面當初是通過協議答應了後期免費更換電動調節轉向柱,但協議沒有規定雙方的違約責任,這在某種程度上規避了用戶追究保時捷的違約責任。

保時捷中國遲遲未能給出明确解決方案已引發大量不滿。5月10日,擁有百萬粉絲的短視頻博主發布視頻,呼籲全網車評人一起關注保時捷電動轉向柱減配事情。目前,該視頻點贊量已接近45萬,更多百萬和千萬粉絲級别的汽車圈“大V”也加入到“聲讨”行列,相關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前五。

5月11日,多位車圈“大V”聯合維權車主、法律人士對該事件進行分析讨論。直播間内,維權車主直言,保時捷此次行為已經不能用減配來形容,可以說得上是“明搶”,希望保時捷能公開進行一次公開的、誠懇的道歉,并滿足消費者合理的賠償需求。

線上投訴平台最新數據顯示,保時捷減配相關的集體投訴量已經達到128份。最新一份投訴來自5月15日,車主表示4S店僅賠償了13000元的抵用券,而真實到店安裝電動轉向柱需3萬元,兩者價值存在嚴重偏差。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2013财年至2020财年,交付到中國市場的保時捷由近4萬台增長至近9萬台,8個财年累計增長140.5%。其中,2015财年,中國市場保時捷交付量達到約5.8萬台,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并在随後的7年間,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從全球占比來看,近9萬台的交付量占到全球總交付量的約33%。也就是說每年全球約1/3的保時捷都交付到了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