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内容生态運營對于整個内容運營的業務十分關鍵,能夠站在一個全局視角、理解整個業務的邏輯思維才能發揮内容運營的整體價值。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内容運營的運營思路和邏輯方法,感興趣的一起來學習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又到了一年一度晉升答辯季節,很多同學已經開始着手準備了,我有個做内容生态的朋友,這次也符合晉升條件,但他感覺自己晉升無望想要放棄。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今年晉升比較激烈,感覺PK不過隊友。
我思考了下,對于内容型産品,内容生态運營是非常關鍵一環,而且有一定複雜性,在這點他赢在起跑線。并把我的想法告訴了他。
他繼續說道:這一年來,他自己做的都是打雜的事兒,沒有驚天動地大項目,這點小事兒拿去晉升,感覺比較困難。
他說出了很多運營同學心聲,作為運營同學,平時做事兒确實會比較細碎。
但,如果我們跳出局中人的視角,站在一個全局視角,能理解整個業務的運轉邏輯,并明白自己做的事其中發揮的價值,所謂打雜的事兒,就賦予了新的意義。
所以,建議他可以先從頂層設計去思考。然後,總結在每個環節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應解決方案。
于是,我們按照這個思路進行梳理,從内容流轉到創作者生态,再到運營在其中發揮的價值,具體如下:
一、内容流轉基于算法分發場景,讓優質内容流轉效率更高。
舉個例子,你在抖音發布一條優質内容,如果足夠優質,全平台用戶有機會刷首頁看到你。同樣一條内容,你在最右or豆瓣進行發布,由于最後or豆瓣分發主場景是在群組内。
所以,隻有加入到對應的群組的人,才有機會看到,即使平台有很多目标群體,隻要不在這個群組裡,也依舊看不到的。
區别在于,一個是通過算法找人,從平台所有内容庫中搜尋,并将你喜歡&優質内容推送到你面前。
另一個是人找内容,你在有限内容庫裡,篩選自己感興趣的内容(圈層化分發講究雨露均沾,更有利于質量一般内容)。
相比圈層化分發,抖音這種,以算法為主要分發場景,對優質内容流轉效率更高,讓供需匹配更充分。
當然,首頁除了滿足用戶需求外,也承載着業務訴求。由于業務發展階段不同,資源傾斜也會有一些不同。
比如,前期抖音為了吸引更多新作者加入,首頁流量會傾斜給有才藝創作者。後期當創作者規模達到一定規模,很難再上一個台階時,我們看到平台出現大量種草類内容。
我們猜測,在這個階段,平台是想把流量價值最大化,通過種草内容轉化達到提升收入的目的。
雖然首頁這種基于算法分發,在流量傾斜上會有階段性調整。但整體對優質内容流轉效率,還是高于基于圈層化分發的。
備注:圖總面積代表流量大盤,上圖代表各模式下流量分配情況。
二、創作者生态上面講了内容流轉,内容背後是創作者,這裡講講讓創作者穩定輸出。
為激勵創作者穩定輸出,平台會構建等級體系,一般将創作者分為幾個檔位,初級創作者->核心創作者->頭部創作者(每個檔位下,會有更細化的等級)。
等級體系一般分為兩個關鍵要素,考核維度和權益部分。
考核維度,大體由創作者活躍度、内容優質度、影響力、關注者親密程度,以及負向行為等維度組成,每個維度下面會有對應子指标。
如知乎考核維度:(由于每個産品屬性不同,維度會有些許差别)。
當然,随着産品階段不同,主力軍人群不同,平台在考核維度和權益的側重點也會不同。
1. 産品初期
平台創作者規模較小,初級創作者是平台主力軍,平台希望創作者更活躍。所以,在考核維度上,創作者活躍度權重會更高。
在權益方面,由于用戶發布内容頻率和質量還不穩定,平台處于觀察階段,一般不會給予大規模流量傾斜,但會有少量流量作為冷啟動,更多是給予一些稱号或者開通運營權限等。
2. 産品中後期
逐步會有站外創作者加入,同時自身平台創作者成長起來了。核心創作者和頭部創作者成為平台主力軍,這時平台更希望創作者可以主動經營粉絲,通過粉絲進行變現。
所以,在考核維度上,關注者親密程度權重會更高。
在權益方面,平台會給予流量扶持,商品櫥窗或者綠色通道等權益開通,針對頭部創作者,是平台的風向标,除了給予榮譽和金錢之外,平台也将給予更多曝光機會。
可以看到,高級别的創作者,平台不是直接給予金錢回報,更多是開通可以賺錢權限和一定初始流量,但創作者想要賺錢,就需要發布好内容以及經營好粉絲,其實舉措與平台使命完美重合。
三、内容調度随着産品發展,平台會調整對優質内容标準,可能整體提高内容質量,也可能是對某類内容需求量變大。
這一指令也會下發給内容審核端和創作者生産端,在内容審核端,會幫助平台從衆多内容中,标準出平台想要内容。
創作者生産端,保證源源不斷供給,這時,運營會通過話題活動完成創作者的引導。
從而,保證平台需要的、創作者發布的,内容審核的三者标準保持一緻,完成新标準下優質内容流轉。
四、運營價值以上是内容生态的頂層設計,我們可以根據頂層設計,來看看運營的做的事兒。
1. 内容流轉方面
判斷平台内容流轉方式,以及是否存在的問題。如果你的平台,天然是基于圈層化分發,要做到對優質内容流轉更友好,可能基于算法分發方式一個探索方式。
運營判斷整個鍊路是否通暢,如果還沒有,該怎麼去解決。
2. 創作者生态方面
首先,如果産品沒有創作者體系,運營需要進行從0到1的搭建,可以有些階段性思考,比如,上面所說在産品初級和中後期,考核指标和權益側重點設置。
其次,有了等級體系後,運營不斷延長創作者生命周期,完成創作者的促活和留存,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最後,運營還要關注對創作者的拉新和标杆case的打造。其中,拉新一般會分為站内和站外。
針對站内,運營會打造各種有獎話題或者征稿活動,将浏覽者或者互動用戶轉化成創作者。
針對站外,平台為了提高效率,運營引入由用戶組成的伯樂組織,刺激用戶去站外邀請,與平台相匹配的創作者過來。從而,完成創作者規模持續變大。
針對标杆case打造,運營一般通過自辦賽事或者流量傾斜去扶持标杆,樹立平台風向标。比如前一段時間,爆火的劉耕宏。
3. 内容調度方面
為了保證平台需要内容是用戶發的内容,運營一般通過創作者學院傳達發布技巧和内容方向,完成教學;通過新手話題、專題話題、熱點話題帶動生産方向,讓用戶從學習到實踐,最終達成内容調度目的。
像小紅書成長助手,創作者中心話題就是完成這個目的。
五、總結
從頂層設計再到運營每個環節發力點,會讓所謂“打雜”的事兒變得更加立體,高度也會有所不同。
聽完之後,朋友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他開始說道:我怎麼沒有想到,原來我做的事這麼有價值啊,這次晉升我有戲啊!
我回複到:你本來就是全村的希望。
做業務如此,做人做事也一樣,切記,要從自己的視角切換到一個更大的視角去看問題。
就像意大利要修一座城堡故事一樣,作為城堡負責人,會遇見兩個砌磚師傅。當問第一個師傅,你在幹什麼?他說,我在砌磚,砌好後這裡會變成一堵牆。
又問第二位師傅,他說,我在砌磚,砌完後,我們會建成一座偉大的城堡,給城市增光添彩。
嘗試把自己放在一個高度上,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本文由@楊學姐聊運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