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牛汝辰
三晉文化
古代的晉是以今山西省為中心的地區。這裡是中國遠古人類祖先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有着悠久的曆史文化傳統。晉南地區還長期處于黃河流域中原文化圈的中心地帶,堯、舜、禹時就曾以這裡為華夏族的政治中心,因而這裡的文化長期居于領先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發祥地之一。
狹義的晉文化是指春秋時晉國的文化;廣義的晉文化是指古代晉地晉人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晉國的主體在今山西省,故晉文化主要是指山西地區幾千年來的古典文化。這裡一般使用廣義的晉文化概念。
春秋末期,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成為三個強國,史稱“三晉”,因此,晉文化亦稱“三晉文化”。山西古稱河東,東漢時始因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但仍稱“河東山西”。元時設“河東山西道”,明時初稱“山西行中書省”,清代以降稱“山西省”。
三晉文化源流
山西地處黃河中下遊,其地理環境十分優越,自古就有“表裡山河”之譽。它近拱京畿,南據中原,北接大漠草原遊牧民族,對于外禦強敵、内修統一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山西大地資源豐富,“北收代馬之用,南資鹽池之利”,汾河縱貫南北,其間串珠狀的盆地是重要産糧區;地下煤鐵資源名冠全國,是國家軍用物資和财政收入的府庫。
春秋時期,晉國長期稱霸,就是以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富庶的農業經濟為基礎的。晉文化有着悠久的曆史淵源。從遠古時代起,中華民族的古老祖先就在三晉大地上生活、繁衍,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早期文化,積澱了極其豐富而深厚的原始文化層。
曆史傳說中的堯、舜、禹都在晉南地區建都,“堯治平陽,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餘裡,俱在翼州,統天下四方”(《左傳·哀公六年》孔穎達疏)。可見,三晉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地帶,上下五千年古老的中華文化植根在這裡。
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統一的強大王朝雖都不曾在山西建都,然而他們的都城又都在山西附近,如殷、周、秦、漢、唐、北宋交替地建都于河南安陽、陝西西安和河南洛陽、開封等地,元、明、清則長期建都于北京。
這種屢在京師附近的政治地理特點,證明憑據山河之險的三晉地區對于曆代王朝京師安危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出于拱衛京師的需要,曆代王朝都十分重視山西地區的開發、建設和利用,屯駐重兵,委任重臣,修建長城,儲糧備邊,成為軍國重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