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案涉賠償金額達225萬元的惡意重複侵權系列糾紛案終于塵埃落定。
編輯 | 布魯斯
近日,随着一起涉及銷售仿冒吉列品牌剃須刀産品的案件在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一組案涉賠償金額達225萬元的惡意重複侵權系列糾紛案終于塵埃落定。知産力獲悉,該案被告已非首次被判侵犯吉列相關知識産權。
在這起剛剛宣判的案件中,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維持一審原判,即判決被告兩名自然人賠償原告廣州寶潔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人民币25萬元。
但是這并非雙方當事人第一次對簿公堂。數月前,兩名被告及其控制的關聯公司等就已經在一系列數起專利侵權案件中被判決賠償吉列公司共計200萬元。
仿冒吉列相關商标案值百萬,被判處高達3年有期徒刑 50萬元罰金
吉列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剃須刀品牌,自1901年創辦至今已經擁有超過120年的曆史,目前屬于寶潔公司旗下子公司。按照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吉列是妥妥的全球手動剃須産品第一梯隊,還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标,“Fusion”品牌五刀片剃須刀産品更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明星産品。
(圖片來源:寶潔公司)
此次案件中的被告是一對夫妻張某和徐某。據判決書信息顯示,自兩人登記結婚前的2013年4月開始,張某就開始在當地擺地攤銷售明知是假冒的剃須刀産品,其中不乏假冒“Gillette”“吉列”“飛鷹牌”“劍魚牌”等知名品牌注冊商标的剃須刀、刀片等産品。2015年開始,張某還在電商平台注冊了網店進行線上銷售。2016年兩人登記結婚後,妻子徐某也開始幫助丈夫張某銷售這些産品,兩人還先後注冊成立一些公司從事相關銷售業務。
直到2017年9月,浙江東陽警方接到報案後,對兩人假冒注冊商标的行為立案偵查。2018年5月東陽市人民檢察院向東陽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據法院于2018年7月做出的刑事判決記載,兩人通過5家網店線上銷售假冒“Gillette”“吉列”“飛鷹牌”“劍魚牌”刀片,銷售金額共計91萬餘元;此外還在線下被查獲大量未銷售的上述品牌剃須刀用品,價值共計22萬餘元。法院認定兩人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标的商品罪,對張某、徐某分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罰金50萬元,和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2年)、罰金8萬元。
判刑後仍觊觎吉列相關知識産權,兩人再被判賠200餘萬元
但是,事情到這裡并未結束。雖然已經被判處刑罰,但是此後兩人仍未收手。
丈夫張某先後在第8類剃須刀商品注冊“Giiulle”、“潔銳”等商标,并與妻子徐某分别先後注冊多家空殼公司,用來在線上、線下低價傾銷仿冒吉列公司“Fusion”品牌五刀片剃須刀的産品。
吉列公司認為兩人的行為繼續惡意重複侵犯吉列公司多項知識産權,嚴重損害了寶潔公司和吉列公司的權益。更為嚴重的是,二人以低價傾銷仿冒侵權産品來混淆和誤導消費者,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以及消費者的利益,吉列公司委托嘉權專利商标事務所律師譚英強和嘉賢律師事務所律師付奕昌就張某、徐某及其控制的四家關聯公司侵犯吉列公司四件發明專利權的多種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公證購買固定侵權産品實物,并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杭州中院經開庭審理後,于2022年4月做出民事判決,認定各被告生産銷售的五刀片剃須刀産品侵犯了吉列公司的四件發明專利權,判決各被告立即停止制造、銷售、許諾銷售侵權産品,立即銷毀庫存的侵權産品,賠償原告吉列公司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币200萬元。
與此同時,作為有權對吉列相關商标侵權行為單獨起訴的商标在華被許可使用人,廣州寶潔有限公司委托嘉賢律師事務所律師付奕昌,就張某、徐某假冒“Gillette”、“吉列”等注冊商标的行為提起了民事索賠。
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後,于2022年3月做出了民事判決,認定案件雖經刑事案件判決,但并不影響原告提起民事侵權之訴,酌定張某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含合理維權費用)人民币25萬元,被告徐某與被告張某共同實施銷售行為,構成共同侵權,就人民币10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2022年9月,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打擊惡意侵犯知識産權行為,須得用好專利商标組合拳
這是一組有關惡意重複侵犯知識産權行為的系列糾紛案。諸如此類的惡意重複侵犯知識産權的行為,在如今的社會當中時有發生。如何制止此類行為,是擺在許多權利人面前的一道難題。而在此次的吉列維權系列案件中,權利人則是運用了多件發明專利權和商标權作為武器,對張某、徐某實際控制的多個侵權殼體進行取證和法律訴訟。
據了解,針對張某、徐某多侵權殼體線上惡意重複侵權的行為,吉列公司首先委托對所有侵權殼體銷售的侵權産品進行公證購買,然後以四項發明專利權為基礎,針對張某、徐某本人及多個侵權殼體同步發起發明專利侵權系列訴訟,向法院提交詳細的技術特征比對表,指控各被告侵犯吉列公司4件發明專利共104項權利要求,被控産品全部落入四項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通過涉及4件專利的8起侵權糾紛案,權利人吉列公司對張某和徐某控制的4個侵權殼體一網打盡,成功維護了自身的合法權益。
而廣州寶潔有限公司依照生效的刑事判決向法院提起侵犯商标權民事索賠訴訟,追訴張某和徐某銷售假冒注冊商标商品的侵權行為,則完成了一套商标侵權案與專利侵權案聯動的“組合拳”,不僅顯示了權利人維護自身知識産權的信心,也彰顯了我國司法機關打擊惡意重複侵權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專利法》第七十七條及相關司法解釋對被告進行合法來源抗辯做出了規定,在專利侵權案中,各被告嘗試以合法來源抗辯逃避法律責任。但原告充分舉證鎖定了各被告構成制造行為。
原告舉證稱,首先被告在涉案被訴産品上标注為“制造商”,構成自認;其次,在涉案被訴産品上标注屬于被告的“Giiulle”和”潔銳”等商标,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商标權人應推定為産品的制造者;再次,無論被告是對外采購零部件自行組裝或者委托貼牌加工生産,都是由被告選定具體刀片型号、規格,并在出廠産品上标識商标、企業名稱、地址等信息,這種行為主觀上體現了制造的意思表示,客觀上通過委托的加工企業完成生産行為,屬于專利法意義上的制造行為;最後,被告不滿足合法來源的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法院最終對各被告的合法來源抗辯不予采信。
此外,權利人充分舉證證明了各被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惡意重複的侵權情節嚴重,作為法院酌情判賠的考量因素。例如在專利侵權系列案中,經過原告的充分舉證,杭州中院綜合考慮涉案專利權的種類、侵權産品數量以及被告的主觀過錯、侵權行為的性質、持續的時間、規模、範圍和其他侵權情節以及吉列公司為制止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按照法定賠償的方式酌情确定賠償數額,判決各被告賠償原告吉列公司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200萬元。
而在商标侵權案中,東陽法院和金華中院綜合考慮涉案注冊商标的聲譽及品牌影響力、兩被告的主觀過錯、侵權行為的性質、經營時間、規模銷售數量、影響範圍、後果,以及結合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等因素,并考慮增強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力度,酌定張某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含合理維權費用)25萬元,被告徐某與被告張某共同實施銷售行為,構成共同侵權,就10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代理吉列公司的嘉權專利商标事務所律師譚英強告訴知産力,張某和徐某二人以侵權為業,侵權時間長、範圍廣、數量大、獲利高,對寶潔公司和吉列公司的企業、品牌聲譽和經濟利益造成嚴重侵害。該案是寶潔公司和吉列公司運用專利和商标多項知識産權的“組合拳”維權成功的案例,嚴厲制止了通過互聯網線上多殼體惡意重複侵權的侵權行為,維護了自身多項知識産權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保護廣大消費者免受假冒、侵權産品的侵害,對同類案件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譚英強說,針對張某、徐某及其開辦經營的法人實體的一系列案件,再一次向全社會深刻地普及了制造和銷售仿冒和侵權産品的侵權人不僅可能觸犯《刑法》并要承擔刑事責任,也可能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知識,進一步向全社會彰顯了國家加強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力度的笃定決心。
針對實體零售市場和網上的仿冒侵權産品,寶潔公司呼籲廣大消費者要通過正确渠道購買吉列剃須刀正品,享受安全優質的産品以及完善的售後服務。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知産力立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