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輕奢玲珑灣實景圖

輕奢玲珑灣實景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7 07:14: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輕奢玲珑灣實景圖(十裡錦繡龍居灣)1

在位于黃河入海口的山東東營,成群結隊的鳥兒在濱海灘塗濕地上嬉戲栖息。 周廣學攝(人民圖片)

萬裡黃河從青海巴顔喀拉山北麓一路奔騰,千回百轉,在山東東營入海前形成九曲十八灣的最後一灣——龍居灣。4000多年以前,這裡是古東夷部落居住之地,後因宋太祖趙匡胤曾在此潛居而得名。自古以來,這裡是著名的水旱碼頭,商船如織,商賈雲集,百姓富裕,構成一幅渤海灣的“清明上河圖”。

1855年,黃河奪大清河在此入海,1937年,黃河在龍居正覺寺村決口,淹沒了莊稼良田。上世紀50年代、70年代,國家在此先後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最大的水利工程——“打漁張”工程以及規模宏大的黃河南展寬工程。龍居灣人民舍小家顧大家,耕地變成蓄洪區,房屋變成主幹渠,用小車推,用肩膀扛,終得蒼龍束手,大河息壤。一個個“兄弟連”“夫妻檔”“父子兵”,譜寫了一曲曲為祖國、為人民戰天鬥地、無私奉獻的生命贊歌。

工程竣工了,黃河穩定了,但是失去莊稼與植被的黃河南展區,生态環境逐漸惡化,晴天漫天黃沙,雨天水澇泥濘,村莊農業落後,村民生活困頓。在脫貧攻堅戰中,龍居灣人民堅持“以鄉村振興破解脫貧攻堅難題”,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組織五路并進,所有貧困人口全部按時脫貧,湧現出一個個景區化村莊。曆經滄桑巨變的龍居灣,終得十裡錦繡。

今日的龍居灣已初步形成了“一帶一湖三園”的發展格局。依黃河而生的沿黃生态長廊示範帶上,東側是12公裡綿延綠帶,西側是七彩稻田金河灘。龍栖湖傳承中國龍文化,每年在此舉辦龍栖湖龍舟賽。麻灣西瓜是國家地理标志農産品,600畝高标準大棚主産區輻射10個種植基地,以基地為核心搭建的智慧龍居灣文旅平台,整合龍居“三甜”“三寶”“三吉”“三吃”,帶領千家萬戶走上緻富路。

旅遊業發展各有特色。林家村依托悠久的種桑養蠶曆史,打造蠶桑文化主題民宿;董王民宿則主打國學研學,讓遊客在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裡,賞琴棋書畫,品詩酒花茶;蔣家驿站依托優良的基礎設施,傳承當地漁民文化,讓遊客在此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樂業宜居的幸福家園裡,30萬平方米的美麗樓區,有配套齊全的服務設施,19個沿黃村整體搬遷,農民變業主,村民變居民,安居樂業。

黃河七十二坊、龍居灣宿集、大宋風雲、夢幻莊園、西史窪、謝何民俗文化村、新希望六和、中科育種,如今,更多優質農文旅高效融合發展項目不斷在這裡落地生花,龍居灣沿黃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正逐漸打造成為三産融合樣闆區、共同富裕實踐區、生态環境保護區、品牌打造創新區和“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重要通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