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卷首語東田圭吾寫道:“即使是善良的人,也不能什麼時候,向誰都顯示出來善良。得到那個,就得不到這個,都是這樣的事兒。要選擇這個就要舍棄那個,如此反複,這就是人生。”
人生路上,我們總是會與很多人,産生聯系。身邊的朋友、親人、愛人,編織成一張又一張的關系網,讓人在這個世界上感受到更多的喜怒哀樂。
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漸漸發現,生命中的人來來往往是常态。
我們與别人相遇,就像登上了一輛列車,你有自己的目的地,需要繼續朝前行駛,而對方已經到站。不得不揮手告白,各自開始新的故事。
人老了,漸漸看清了,身邊的人是真心,還是假意。
年紀越大,對人心看得就會越通透,或者不願意再浪費時間說無用的話,做無關緊要的事情,更願意把精力用在值得交往的人身上。
人老了,以下這幾種人會對你越來越薄情,别再倒貼了。
人與人之間交往,漸漸發現,很多人與你相處時,表面表現得很親密,經常在一起聚餐,參加各種活動。推杯換盞之間,仿佛彼此之間的感情很深。
但是,後來才發現,身邊的一些酒肉朋友,其實并沒有付出真心。
人老了,漸漸發現,一些朋友隻是吃喝玩樂,無法帶給自己精神上的慰藉。相反,他們在不斷消耗你的金錢、時間和精力,甚至還會讓你産生自我内耗。
酒肉朋友,習慣享受生活,愛算計,愛占小便宜,對于生活卻不願意付出努力去經營。如若,酒肉朋友對你變得冷漠,請及時離開他。
其實,酒肉朋友根本不能稱之為朋友,因為,心底全是虛情假意,笑不達眼底,根本不是赤誠之心。這樣的人,就像是“蛀蟲”,靠得近,反而會讓自己受到極大的傷害。
人老了,心就變得更簡單,有些返璞歸真的境界,不願意再與低品質的友情付出,更願意為身邊的人做減法。
遠離低質社交,留下靈魂知己,可以一生相伴。
人老了,遠離見不得過得好的親戚。别再因為血緣關系,而一次次縱容親戚傷害你。别再因為她的貶低、挖苦,而總是一次次心軟,幫助他們。
心理學中有個“嫉妒定律”,其意思是:“一個人往往不會嫉妒陌生人的飛黃騰達,但會眼紅、嫉妒身邊熟悉的人比自己過得好。”
人生路上,或許誰身邊都有着這樣的親戚。你有錢,他說你隻是運氣好。你有權,他說你不幫他,不幫誰。
看到你取得重大的成就,他會說有什麼可炫耀的,不過就是賺了點錢罷了。
瞧不起你的親戚,總是會當着你的面,表現出他對你的鄙夷、輕視、嫉妒之情。對于這樣的人,就算是親戚,也不要再來往了,能斷則斷。
夏蟲不可語冰,不是一個層次的人,無法有更深層級的交流。見不得對你好的人,如果對你越發冷漠,請離開他。
人老了,遠離見不得你過得好的親戚,别再讓他們傷害你,讓你産生負能量。
甚至,對于那些面和心不和的親戚,也不必過多的再聯絡。因為,人老了,多一份糾葛,就多一些是非。
在晚年,如若,習慣“啃老”,卻從不自己去努力奮鬥,把父母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的子女,因為父母沒有滿足她的要求,她可能會對父母變得很冷漠。
人老了,對于習慣“啃老”,而且對自己越來越冷漠的子女,請學會遠離。
遠離習慣“啃老”的子女,是俄日了讓子女學會獨立,讓他們學會靠自己。讓子女學會獨立,才是真正愛他們的表現。
孩子總歸要長大,雖說父母是孩子最堅實的依靠,但是,如果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不懂得感恩,不能自立,隻懂依附他人生活的人,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在變老的路上,對待子女,一定要有原則和底線,孩子大了,就應該讓他獨自去面對一些問題。
子女經曆窮,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把他們保護得太好。
在變老的路上,父母讓子女懂得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懂得父母的辛苦付出,便會快速地成長,變成更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
若想孩子将來能有出息,就要舍得放手,不給對方享受安逸,停步不前的機會。
人老了,保持自我清醒,活得理智一點,學會管理自己的圈子。
年紀大了,不要再與透支你善良的人做朋友。如果,他人總是利用你,從不用心維系彼此之間的感情,學會劃清界限,保持警惕。
對于親戚,也要親疏随緣,不可強求。不要總是過于看重情義,總讓自己受委屈。不要把善良和慷慨用錯地方,保護好自己,生活才會有更多的安甯。
對待子女,在變老的路上,更是要學會放手。鼓勵子女,活得更加獨立一點,勇敢堅強地面對生活的考驗。
父母放手,孩子也許會遇到更多的痛苦和磨難,但是,他們往往會把經驗變成人生路上寶貴的經驗,成為成功的階梯。
人老了,要好好愛自己,不要讓人際關系成為一種負擔,晚年的生活才會更幸福。
-END-
作者:夏莫,新銳情感導師,心理學學者,全網超10億人氣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師,專注情感、兩性、婆媳答疑十餘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